|
刘建辉
1968年,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创建了英特尔。一年后,AMD成立。两家几乎同时成立的企业本来不应该有太大的差距,何况这是一个竞争对手非常少的行业,但是,自成立之后,AMD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一直全面落于下风。但最近几年,AMD的发展势头使人惊奇不已,这位一直以来的“龙头老二”,如今摆出了赶超老大的架势,以至于在9月底英特尔公司的全球发展论坛期间,如何应对AMD强势进攻成为了一个笼罩整个会议的阴魂。
追赶者咄咄逼人
AMD公司4月12日宣布,随着该公司继续从英特尔手中获得市场份额,在3月26日结束的第一季度中,AMD公司的销售额是13.3亿美元,而去年第一季度销售额是7.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0%。在微处理器方面,AMD继续蚕食着英特尔的市场份额。根据Mercury Research今年年初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AMD去年第四季度在x86架构桌面、笔记本、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上的份额已达21.4%,从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三季度AMD的份额还只有17.7%。考虑到英特尔和AMD在去年第三季度x86市场上98.6%的总份额,如果二者的总份额保持不变,那么英特尔已经只剩下77%左右了。
今年7月底,AMD达成了斥资54亿美元收购显卡生产商ATI Technologies Inc.的协议。这次收购被业内认为是AMD为缩小与英特尔的技术差距、乃至最终实现超越所做的一次果敢尝试。
不可否认,AMD在过去几年中的表现令人惊奇,特别是在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1999年和2003年。1999年,AMD公司开始自行研发x86构架处理器,推出了Athlon微处理器。2003年,AMD推出了基于x86构架的64位处理器,这是其技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突破,首次让英特尔开始跟在AMD后面开发相应的技术,对英特尔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击。
除此之外,AMD还通过法律与舆论途径对英特尔施加压力。2000年,AMD公司向欧盟抱怨英特尔借助于滥用市场销售手段违反了欧洲竞争法。2004年,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突袭了英特尔驻日本办事机构,寻找相关文档证据。事后英特尔配合了调查,但是并不接受调查结果。2005年6月28日,AMD公司再度发起进攻,它向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院提出起诉,在长达48页的诉讼文件中,AMD指控英特尔采取非法手段来维持其在x86微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地位。
对比之下,英特尔则在同期浪费了太多机会,给了对手一个进入市场的很好的机遇,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AMD与业界的巨头如IBM和戴尔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英特尔一直以来的独领风骚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在过去几年中,英特尔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保守,反应迟钝,甚至有些在AMD逼迫下被逼做出反应的感觉。
根据英特尔和AMD 2005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英特尔的实力自然是依旧庞大,不过其表现却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AMD与英特尔在整体上的差距依然很大,但发展态势良好,各种表现均超过了早先的预期值。
波动中的差距
不过到目前为止,追赶者毕竟还只是追赶者,AMD除了在某些领域偶露峥嵘以外,和英特尔的差距仍然是全方位的,这种差距恐怕朝夕之间很难弥补,而且有可能会被再次拉大。
AMD 最近重新提出了占领芯片市场30% 的目标。 其实AMD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但在过去,AMD 从来都没有接近过这一目标。它在2000年的市场份额曾一度超过20%,但此后就跌回到了15%-17% 之间。从市值上看,英特尔目前市值602亿美元,AMD市值106亿美元,收购ATI之后,按54亿资本注入计算,总值也仅为160亿。
在整个半导体行业内,去年12月10日,Gartner Dataquest公司评出了2005年度全球“10大半导体公司”,英特尔继续排名首位,2005年预计销售额351.36亿美元,市场份额为15%;AMD2005年预计销售额56.87亿美元,市场份额为2.4%,排十强之末。
销售额和排名都只是结果,AMD与英特尔有如此大的差距的一点重要原因是英特尔长期以来培养起了良好的顾客忠诚度和美誉度。特别是在PC机市场上,英特尔代表的是“稳定、高贵和值得信赖”,AMD代表的是“价格低廉”,所以很多第一次买电脑的学生会选择AMD的处理器,等手头上宽裕后,可能就会转向英特尔。从品牌认知度方面讲,在不少人眼里,AMD与英特尔的对比就好像国产车与进口车的对比。
在品牌美誉度方面,AMD已经先输一招,除此之外,英特尔还拥有比AMD更全的产品线,不仅拥有处理器,还拥有主板、显卡等产品。英特尔广泛的产品系列给AMD造成了很大压力。这一点在笔记本电脑等市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原因就在于英特尔的微处理器与其主板、显卡等组合能够相得益彰,进而带来低能耗等诸多好处。这样的产品组合也帮助英特尔吸引了企业用户的大笔订单,因为这些大型企业往往要求芯片组经久耐用,从而降低维护成本。而在这一点上,AMD确实望尘莫及,因为它需要从其他零部件供应商那里进货。很多的测试中,AMD的处理器的确有很不错的表现,但往往组装成整机之后,其性能与Intel的系统就有了差距,这可能是AMD斥巨资收购ATI,组建自己平台的主要原因。
虽然AMD对外总在宣称开放平台,并且似乎很得意于开放平台的优势,但是在这背后,AMD给人的感觉是一直都渴望能像英特尔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封闭平台。此前,AMD从Athlon64起就已经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到CPU里,正面的说法是省去了芯片组厂商在这方面的投入,而实际上,AMD正在将更多的系统核心部件转由自己控制。为了对抗英特尔,AMD正在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封闭式平台。
领先者反击
如果说英特尔过去还可以很阿Q地认为AMD并不值得太在意的话,现在他的这种心理优势则在一点点被削弱。在AMD越来越凌厉的攻势下,2006年新年刚过,英特尔以全新品牌标识发布为契机,全面开始了一场战略反击战。
英特尔发布了新的宣传标语:“Intel. Leap ahead”(超越未来),而英特尔用了37年、在数亿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Intel Inside”将退出历史舞台。更换标识是英特尔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背后是英特尔的战略大调整。
“此次转变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英特尔所取得的成就,与消费者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同时加强我们在市场上的整体定位。”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市场营销部总经理金炳国以这样颇具亲和力的口吻说。
自从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平台推出以来,英特尔就在着手其商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与调整。去年,该公司围绕平台模式重组部门,专注于四个重要市场,即移动、数字家庭、企业与医疗保健。据悉,英特尔将于今年初推出其面向数字家庭的全新平台——英特尔欢跃技术。
在英特尔这场全球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下,其双核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双核与64位处理器是英特尔与AMD公司争夺最激烈的阵地。在先前64位的争夺战中,英特尔由于自身的战略失误给了AMD翻身的机会。今年9月底,英特尔公司召开全球发展论坛,期间,市场研究机构Insight64的负责人,资深的业界观察员内森·布鲁克伍德(Nathan Brookwood),给予了英特尔公司很高的评价。他认为,目前英特尔的方向是清晰正确的,公司已经不像过去两年那样充满迷惑了。
去年布鲁克伍德还曾经表示,英特尔已经逐渐的失去了在台式机平台市场的竞争意识。但当英特尔公布了几项重要的决定,如公开了四核处理器的发展蓝图等之后,布鲁克伍德改变了看法,称英特尔正在健康的前进着,而且公司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强。
布鲁克伍德表示,目前英特尔拥有更加强大的新产品,在去年英特尔推出自己的双核产品时,终于给予了AMD反手一击,凭借宣布将发展四核处理器的计划击败了AMD。布鲁克伍德说,这让英特尔的业界闪亮了一把。
另外,英特尔拥有强大的实力进行市场推广,在这方面,AMD和英特尔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
有人将英特尔比做一头打盹的狮子,目前正在受到一头狼的偷袭,如果狮子缓过神来,恐怕这头狼就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