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纺织业:必须习惯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 18:34 经济观察报

  文/张衍阁

  2005年1月1日。这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人最期待的日子。这一天,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宣布取消。作为中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纺织业是中国亿万劳动力的生存所系。

  在经历了一个暖洋洋的春天之后,5月13日,来自美国的一盆冷水让中国纺织业打了一个大大的寒战。这一天,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三类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随后更广泛的品种限制和来自欧盟的限制接踵而至。中国不得不采取提高关税应对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压力,争取谈判筹码。中国纺织品的命运由此变得诡异。

  一切源于中美WTO谈判时约定的“特保条款”,在南京

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韩勇看来,这条款无异于一个陷阱:在进口国认为出口国对该国的某种出口商品数量激增,并且对进口国本身的相关行业和市场产生扰乱的前提下,进口国有权对出口国的该种商品进行数量限制。

  配额之争

  2003年,桂明军有过一批货出口到欧盟,临近出货时,他发现当时配额的价格太高了:一打袜子成本是2美元,卖到欧盟约为3.5美元/打,而每打袜子的配额价已经被炒到了3美元。最后他放弃了那批订单,支付给外方一笔违约金,将这批袜子转为内销。

  在经过短暂的取消之后,配额的招标分配让他重新陷入了焦虑:“配额在政府那里变成有价资源,增大贸易操作成本,而且明文规定可以调剂、转让,这样又可以炒配额了。”他又拿袜子举例:现在每打需要配额成本5元/打,一打袜子的价格也就20元/打,占总量的25%,我每年用袜子配额50万打,光袜子的配额就要多消耗250万元。

  商务部前三轮推出的配额分配办法是,70%的配额按以往出口业绩来分配,另外30%的配额通过招标方式出售给企业。但是政府招标时形成的配额价格过高而使招标“崩盘”,黑市的价格远低于招标价格。很多中标企业甚至干脆选择了弃标,导致今年纺织品配额使用率极低,有的使用率不足1%。

  “我们一直在呼吁,但是现在配额买卖仍然猖獗,也存在严重的浪费,” 上海纺织品商业行业协会会长赵美娣说,“政府不懂企业需求,应该放到每个省市,按照企业前一年出口额的大小分配即可。”

  自救之道

  要避开配额影响,途径无非是转口,或者把厂设到国外去。前者还意味着要冒被海关查出的风险。南纺股份目前在蒙古和斐济都设有工厂,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出口无需配额。

  “由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抑制纺织品出口,包括降低

出口退税等,同时要求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但是全球对于中国纺织品的需求是硬性存在的,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赵美娣说。

  桂明军认为现在的状况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可以提高进入门槛。今年他斥巨资进行了技术设备改造,进口了织袜电脑机器,这可以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完成难度更高的成品。

  韩勇坦陈,虽然面临不小的难度,但是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当然,在中高端市场上也会有新的竞争。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中国产品结构的升级。

  桂明军认为现在强调品牌问题为时尚早,好比去讨论让婴儿跑步,况且全球范围内毕竟普通消费者多,他们的主流消费不是品牌,而是价廉物美的产品,这些东西正是中国能够提供的。“培养品牌好比培养贵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品牌并不单是产品质量如何,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桂明军说。

  “WTO能让有

竞争力的企业更上一个台阶,但是,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企业走过痛苦的过程。”他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5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