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警惕棉花产业重蹈大豆覆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 10:47 新华网

  近年来我国棉花进口量大增,大量涌入的外国棉花虽然缓解了国内供需矛盾,但也挤占了国产棉原有市场份额。过度依赖进口的趋势已开始危及我国棉花产业,堵塞近亿农民增收渠道,进口棉6年已"掳走"我国棉农250亿元。

  大量进口棉花正改变中国棉花产业发展格局:今年上半年,我国棉花进口量达274万吨,已接近今年我国棉花总产量的一半。

  外棉大量登陆中国的背景是中国纺织业的飞速发展。作为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费市场,虽然我国棉花产量从5年前的532万吨增加到去年的570万吨,但同期产需缺口却从40万吨增长到370万吨。

  一方面是国内棉花供应不足,一方面是众多纺织企业等米下锅。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在"胃口大开"的情形下,把解决原料供应紧张的希望放在外棉进口上。驶往中国沿海码头的载棉货船频繁往返;经过西部最大的铁路口岸阿拉山口入关的运棉车皮越来越多。种种迹象表明,今后数年里,国内棉花供不应求的格局仍将持续。

  进口棉"掳走"我国棉农250亿元

  今年7月初,国产棉花积压超过百万吨,其中新疆就有70万吨滞销。

  外国棉花大量涌入改变了国内棉花的供求态势,当然也就影响到我国棉花价格。美国棉花报价比国产棉花每吨低1700多元人民币,这使大多数国内棉花经营企业丧失盈利空间,今年棉花积压现象在中国三大棉区普遍存在。为解决新疆棉花经营企业的困境,

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国内纺织企业买一吨新疆棉,可以获得一吨进口棉的配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社副主任吕永民说,如果不是国家的这个优惠政策,到目前这些棉花可能还卖不出去。

  就在众多棉商叫苦不迭的同时,包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关锐捷在内的不少经济学家和官员开始对由此带来的另一种结果表示担忧:近亿棉农的增收渠道将被堵塞。

  农业部测算表明,种植棉花已成为全国近亿棉农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各棉花主产区农户家庭经营中,棉花收入占现金收入的比重接近1/3。而在我国西部地区,棉花是农民增收和减轻贫困的关键。仅在新疆每年就有近百万采摘棉花的农民工"摘走"10多亿元。

  关锐捷分析说,美棉的竞争优势得益于美国政府的高补贴,这不仅扭曲了国际棉价,造成国际棉价持续低迷,也对我国棉花市场构成压力,直接影响棉农的植棉收益。

  早在去年年底,香港乐施会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棉花在中国市场大量倾销,压低了中国棉花的价格,迫使众多农民退出棉花生产领域。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估算,在过去近6年中,进口棉花夺走了我国农民25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个种植棉花的农民失去了250元收入。

  警惕我国棉花重蹈大豆贸易覆辙

  目前我国棉花产业的窘境与去年我国大豆的遭遇极其相似。去年一些国外企业以不同形式介入我国油脂加工行业,由于国产大豆价格高于美国大豆,迫使国内油脂加工企业也大量进口大豆,导致去年的大豆进口量超过国内产量,直接打击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尽管此后国家继续加大良种补贴力度,仍无法遏止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的势头,而美国大豆的出口量在其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却稳步提高到目前的1/3。

  事实上,大量进口棉花早在4年前已经开始对中国棉花供求格局和棉花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在过去4年里,国内棉价大的起伏发生过3次,造成棉花经营企业普遍亏损。半月谈记者近期深入黄河流域棉区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对种植棉花失去了兴趣,棉花变成了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弃儿",继长江流域棉田急剧萎缩之后,黄河流域的棉花生产正在走向没落。

  虽然进口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让不少专家忧心忡忡,但国产棉花整体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棉区多数农户植棉面积不超过2亩,即便是人均耕地相对较多的新疆,与美国农场主动辄数千亩的种植规模相比,仅在成本上就优劣已定。

  除了质优价廉,"到位"的服务使得美棉令纺织企业难以拒绝。记者在我国纺织企业密集的东部沿海省市调查发现,目前美国各大棉商正依仗其成熟的营销服务手段,极力游说企业使用他们的棉花,特别是推广使用"美棉"标志的做法,对我国纺织企业的吸引力很大。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是为其棉商服务的公益性组织,这个组织承诺,如果一家企业生产的高级棉制品使用一半以上的美国棉花,通过协会认证可免费在产品上使用"美棉"标志,而这意味着该协会就有义务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企业推销所生产的"美棉制品"。

  

反倾销调查亟待启动

  目前进口棉已经奠定了在中国棉花市场的基本地位。去年以来,美国棉花以低于国产棉平均每吨1700元人民币的报价不断抢占中国市场,但受到进口配额发放时间和数量的限制,不能及时地从国际市场采购棉花,纺织企业要求放开棉花外贸呼声很高。就在半年前,不少纺织企业宁肯停产也不愿购买国产棉花,憋着劲等国家增发棉花进口配额,造成国产棉花今年上半年大量积压。关锐捷说,如果国内纺织行业依赖外棉的比例继续扩大,则我国的棉花产业毫无安全性、战略性基础保障。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姚为群研究员等专家认为,享受高额补贴的美国棉花大量涌入,事实上已损害了国内棉农和棉商的利益,应尽早着手对美国棉花实施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珉说:"如果调查证明美国棉花是倾销,即便实施反倾销的效果不能如我所愿,我国至少可以在与美国的其他方面的贸易谈判中,以此为筹码争取自己的利益,这在国际贸易中都是常用的手段。"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贸易救济措施监控预警部主任助理贺鸿昌说,发起反倾销调查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到了损害、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且申请反倾销调查的企业和组织还应当具有产业代表性。贺鸿昌说:"这么多的基础性工作都需要尽早展开,如果等到国内棉花产业被冲垮时再去调查,可能就来不及了。" - 半月谈记者 赵春晖 冯源 王汝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