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世博会场馆规划当吸取德国教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 03:31 第一财经日报

  梁雨霞

  这里是德国汉诺威地区的 世博园东区,曾经是各个国家展示形象的地方,如今,西班牙馆、丹麦馆、荷兰馆、土耳其馆、立陶宛馆……依旧空关着,水电不通,荒草萋萋。

  转眼六年过去了,六年前,这里,汇聚了天下来宾,仿佛是未来的窗口、21世纪的起点、世界的中心,这里,曾经繁华无比——这里,就是名闻遐迩的汉诺威世博园。

  善于筹划的德国人,在 2000年的世博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组办者的精力,似乎过多地放在了世博会本身上面。

  公正地说,德国人做得不错,确实办出了自己的特色:精确、有条不紊、环保、充满了高科技的魅力,也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然而,事无巨细,要万无一失,何其难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照目前的状况看来,

高速公路的西区尚好,东区这些荒芜的大房子,分明就是败笔。

  还记得,当时的主题,很强调“未来”与“环保”,如今看来,时髦花哨绝不等于前瞻;而这些匆匆设计求新求异的房子,即使质量再好,如果不能派什么用途,依然是严重的浪费。

  可以看得出,当地政府随后一直在用心地亡羊补牢:一块大的露天停车场被瑞典的“宜家家居”看中了,一番大兴土木之后,最近刚刚开张,生意红红火火,这给荒凉的世博园,增添了不少热闹;

邮政大楼、旁边的车库以及对面的Decathlon大厅,被宝马公司接手,现正在改造之中;“世博鲸”馆也被接管,维修一新后,光彩照人,成了一个教会的活动场所,星期天用于做礼拜,平时晚间也会有一些活动。

  分析那些至今尚不能出手的场馆,有个通病:设计过分追求新颖奇特,未充分考虑到多功能的使用,观其场馆,里面或大而无当,或形态怪异,空间浪费很大,总之,既不能成为客房,也不能成为办公楼,只能勉强用于一些公共活动,如企业的商务酒会等——然而,本地的企业,并没有因为世博会的结束而增多,这些场馆只好沦为了鸡肋,而这些鸡肋之中,数中看不中用的“荷兰馆”为最。

  即使光可鉴人的巨无霸“德意志馆”,一年也难得用上两三次,非常令人惋惜。

  2000年汉诺威的世博会,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德国人的痛,骄傲的是,它成功了,像耀眼的焰火一般辉煌,痛的是,本次世博会的门票收入并不理想,而随后的大量空置建筑与停车场,更是像个漏水的龙头,作为固定资产,白白地折旧,却不见分毫的租金进账。

  世博会是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汉诺威的教训能够引起国内专家的警戒,衷心祝愿上海的2010世博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作者为德国汉诺威文通公司总裁)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