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基础设施投资大潮带来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 11:49 中国财经报

  钟昱

  在中国的“十一五”时期,以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为“双轮”驱动,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集中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潮,不可避免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显然不仅仅只是海量的就业机会,更有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时间成本的大幅下降等。

  大潮奔涌而来

  作为我国“十一五”六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虽然其总额还未公布,但从近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以及一些省份的“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已能明显感受到一股基础设施投资大潮的巨大奔涌之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排水、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总投资将超过一万亿元;我国将投资8500亿元进行电网改造,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31个重点城市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已全面启动。

  按照中央批准的规划,“十一五”铁路拟建设新线17000公里。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复线和电气化比例分别达到45%以上。基建总投资12500亿元,是“十五”建设投资规模的近4倍。“十一五”铁路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北京市最新公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共有2400项,初步计算投资将达4700亿元。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柴晓钟表示,2008年前北京将建设完成城市交通、能源供应、水资源供应、城市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强度均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建设重点项目233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1000多亿元,分别是“十五”计划的1.6倍和2.4倍。规划建设综合运输、能源保障、水利建设、自主创新、现代重化、服务业、农村建设、环保生态、文化发展、平安保障等“十大工程”。

  位于西部的陕西省,“十一五”时期仅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就将达到970亿元,平均年增长10%。……

  就业机会海量“涌出”

  十一五”规划将“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列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分析,未来五年,经济增长仍是拉动就业的绝对主力。据测算,如果未来五年GDP的年均增速保持在7%,未来5年将至少净增就业岗位3500万个。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般都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据有关专家分析,公路建设投资1亿元可直接创造或保留2000个就业岗位。如果再考虑到公路建成后对于经济的带动等因素,公路建设对就业的带动力更加可观。

  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预计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仅此一项,“十一五”期间就可为我国带来200万的直接就业机会,而间接带来的就业数量就更加庞大了。

  生活质量提升 时间成本下降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按照这一要求,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状况摆在了突出位置。国家在“十一五”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道路硬化。重点是乡到村、村到村、村到户道路的建设和路面硬化。二是饮水安全。重点解决饮水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同时大力普及自来水。三是清洁能源。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大力推广沼气,发展

太阳能、风力发电、秸秆气化、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四是环境卫生。清垃圾、清污水、清淤泥,搞好农村环境卫生。

  广大城市居民也将会和农民兄弟们一样“喝上放心水、呼吸新鲜空气”。根据投资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三峡库区、淮河、太湖、海河、辽河、

巢湖、滇池、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松花江等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过低的情况,从根本上避免城市水环境的继续恶化趋势。在“十一五”预计的13750亿元环保投资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将分别高达6600亿元和2100亿元。

  在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同时,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有望让包括人流与物流在内的社会时间成本大幅度下降。

  以铁路建设为例,根据规划,“十一五”期末,我国客车时速普遍达到200公里以上,将会有更多的列车实现夕发朝至、朝发夕归。以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为中心,形成这些中心城市与邻近省会城市一至两小时的交通圈、与周边城市半小时至一小时的交通圈。

  目前全国每天申请运输的货物需要车辆28万辆左右,最高达到30万辆,而铁路装车满足率只有35%左右。国家重点战略物资煤炭的生产销售长期受铁路运力限制,进出东北和西南等地区的铁路长期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铁路运输“瓶颈”的制约始终没有根本消除。

  处在运输需求最大、运输能力最紧张地区的客运专线建成,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问题,而且能够在主要铁路干线上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腾出既有线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大能力货运通道,发展货物重载运输,又为尽快解决“运货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有效地消除铁路“瓶颈”制约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十一五”期末,京沪、京广、京九、焦柳四大南北大通道过江货运总能力将达到5亿吨以上;进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大通道运输能力将分别超过3亿吨和2亿吨;大秦、侯月等重点煤运专线进行的扩能改造,将使煤运通道总能力达到18亿吨以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