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卸掉中医的管理紧箍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10:30 新浪财经

  相晓冬

  尽管中医药管理局对反对中医的签名活动进行了驳斥,但这股反对中医的暗流仍在滋长蔓延。继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将中医斥为“伪科学”之后,新浪一个名为“老兔崽子”的博客甚至明确支持“取消中医”的签名并得到大量网友的跟帖支持。

  在韩国将中医改为韩医并计划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国内这股反对中医的思潮值得反思。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的反对者均打着科学的名义,否认中医的科学基础,而事实上,缺乏解剖学和药物化学等现代科学的支撑也确实成为中医的一个薄弱环节,但这正是中医需要借鉴和完善的地方,而非应该被一棍子打死的理由。

  缺乏现代科学支撑的中医决不是伪科学,客观地讲,中医属于哲学的范畴,它是中国古人通过仰天观地归纳出阴阳五行学说又将这种哲学运用到人体上并日积月累形成的经验医学,其五千年的传承岂是区区几个自以为是的人能反对得了的?

  但反过来说,这种反对也应该让我们重视中医发展中现存的危机,当然,这个危机不是信任危机,而是管理上的问题。作为与西医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的管理应该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实行单独的管理方式,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医却被以西医化了。

  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指出,中医的问题恰恰是由于卫生管理部门在中医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不合理政策和措施的结果,概括地说就用管理西医的方式来管理中医,用培养西医的方式培养中医,将中医“西医化”,这种对中西医管理方式上的“一刀切”是造成中医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

  作为经验医学,中医的传承主要靠师传和漫长的行医经验积累,而如今的中医教育,由于学步于西医,只能教给学生一点书本本知识,根本无法传承中医,以至于中医毕业的大学生并不会用中医方法给人治病,有的甚至自己就根本不相信中医,而他们在中医技能上的沦落也成为中医被唱衰的一大原因。

  而在行业准入上,很多中医师也受到了限制,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很多经验丰富而又声望卓著的中医师仅仅因为没有学历和不懂外语,却得不到执业资格,这种在行业准入上的“一刀切”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医的发展动力,使得中医的生存危机雪上加霜。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统计,1949年我国人口不足5亿人,中医人数为50万人。2003年我国人口增至近13亿人,中医执业医师人数49万人,但其中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而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另有统计显示,我国的著名中医人数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这说明我国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而在全国等级

医院方面,以西医占绝对优势的综合和专科医院与中医院之比约为6:1,且中医院规模远远小于西医院,由于很多中医师不能掌握中医理论和技能,而西医水平又无法和专业的西医医师相比,很多中医院也已经沦落为二流的西医院。

  此外,在医学高等教育方面,也是西医呈现出强大的统治地位,作为“国粹”的中医已经被排挤到到边缘,而如今又出现一股取消中医的风潮,这足以说明中医的生存危机是何等严重。因此,卫生部门对“取消中医”的批驳固然正确,但更为根本的是从管理制度上“解放中医”,把中西医的融合交给医疗实践而非管理上的“捏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