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魔方忽悠了谁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 13:36 中国经营报
汪静 又有新数字公布。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月~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28.32万辆和517万辆,与去年相比同比增长了25.74%和25.01%。 借此,汽车专家断言:金九色浓,银十可期,秋后车商可再展攻势;证券市场判断:增长景气、效益景气、投资评级为“有吸引力”;各大媒体惊呼:“井喷”再现,寅吃卯粮,车商压库死灰复燃;政府官员表态:应时而出,宏观调控,无论如何要破解当下汽车产业的过热难题。 数字魔方转一转,完整面指向政策调整。但设想一下,如果数据本身不真实,结果又将怎样? 事实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产销快讯》和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公布的市场数据等,这些市场可以得到的公开且全面的数字并不一定真实。 2005年本报曾做过“车市库存调查”,令人意外的是,记者追踪到四组不同的数字:来自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乘用车库存为30万辆”;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报告的“2004年中国汽车有5%~10%的库存”;中汽协会的“2004年1月~11月,国内汽车总体工业库存8.2万辆”;以及国家发改委官员的口头表述:“中国汽车业库存50万辆”。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看似公平的数字其实暗藏机关。比如:“累积库存”与“是年库存”之别;“出厂数辆”与“销售数量”之分;“工业库存”与“经销商库存”之辨;再加上企业瞒报、虚报、混报,数据失真自然不可避免。 那么到底有没有真实的数字?答案当然是有。一是企业内部数据。笔者曾经有机会看到某大型汽车企业的市场简报,内容不仅包括【市场状况分析】、【部分地区竞争对手专卖店销售情况】、【部分竞争对手周开票情况】等数十项数据分析,还有全国各大区市场的竞争情报。这份长达二十多页的市场简报,由企业市场销售部门每周定期出版并在内部流传。二是公安部门数据。通过汽车上牌统计,他们的数字甚至可以精确到某排量、颜色、型号的车型。但不幸的是,看得见的数字不真实,真实的数字看不见。企业与公安部门各自的利益坚冰短期难破。 如此,让我们再把数字魔方转一遍:企业用美丽的数字忽悠官方;官方将它们推向市场;媒体、专家用数字娱乐大众;超过一定限度后政策就会参与进来,美丽的数字成为企业的最大“罪证”(定性汽车业是否过热,定义汽车产销是否平衡),政策决定施力市场、调控产销。最终,虚假数字造成的恶果还要企业自己来尝。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