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北京首次发布体制改革专项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2日 17:3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房煜 北京报道

    2006年9月21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发布了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体制改革规划》。在这份规划中,对“十一五”期间的改革任务做了详细阐述,规划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市场体制改革、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农村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6大方面的内容。 为此,本报专访了北京市发改委委员蒋力歌。

  经济观察报:这次规划题目为“体制改革规划”,而不是以前的“经济体制改革规划”。应如何理解这一变化?

  蒋力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体制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北京市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发布的改革专项规划。规划名称的变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改革为动力,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战略思路。同时,通过去年我们对市民进行的改革需求抽样调查,公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规划中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规划对我市的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领域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因此,规划名称采用“体制改革规划”,比采用“经济体制改革规划”更全面、准确。

  经济观察报:“十一五”时期本市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怎样的?

  蒋力歌:“十一五”时期,本市教育体制改革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继续提高全市居民受教育程度,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分别保持在98%以上和95%以上;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左右;教育投入得到切实保障,到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以上。

  “十一五”时期,本市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初步实现北京市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明显改善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到2010年,构建较完善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和财政投入机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将有何新举措?

  蒋力歌:“十一五”时期,对政府投资将在实行项目审批公示制、项目代建制、贷款银行招标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重大项目后评价制度,以加强项目事后监管。对社会投资,将制订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等相关政策文件,建立科学的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在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对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将通过招投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者参与建设运营。

  经济观察报:《规划》对“十一五”期间我市

事业单位改革确立了什么目标?

  蒋力歌:目前,北京市约有事业单位9800多个,编制50万人左右。“十一五”期间,本市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从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入手,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2008年前,重点解决政府部门直接举办具体管理所属事业单位的体制问题,力争初步完成试点探索,具体明确“管”“办”各自的职能内涵。2010年前,初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政事分开,全面开展并完成事业单位机构的分类。

  经济观察报:“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政府投资向郊区倾斜将有哪些新举措?

  蒋力歌:着眼于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郊区的比例将不低于50%,总量预计相当于“十五”时期的4倍,重点支持郊区新城和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供水、

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建设,规划建设项目2000多项,总投资规模(全社会)1000亿元。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条件,促进全覆盖和均衡化。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