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煤变油:是现实还是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5:17 《新财经》

  为了满足国家能源战略的迫切需要,国家“863计划”联合中国科学院在2001年共同启动了“煤制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试图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寻找一条新的能源供给途径。五年后的今天,煤制油项目仿佛在一夜间成为了耀眼的金矿,国内众多企业一掷千金加入“豪赌”。煤制油到底是一段美丽的佳话,还是一篇玄幻的神话呢?

  文/本刊记者 彭化英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国内油源紧缺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煤制油项目应运而生。

  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煤制油项目一度呈现热火朝天的景象。然而,煤炭资源与石油一样,同属不可再生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转换”到底可行么?中国不仅缺油,同时也缺少煤炭资源,全球的煤炭可以使用一百六十二年,而中国不到九十年。更为重要的是,投资煤制油项目的企业究竟能否收回投资,这张理论上的“大饼”真的能“充饥”么?

  煤制油项目遍地开花

  在煤制油技术尚未成熟时,国内一些地区对该项目的投资就已异常“凶猛”,各产煤大省纷纷竖起煤制油大旗,试图在这份“大餐”中分得一杯羹。

  山西是我国产煤第一大省,在其制定的《加快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煤化工产业三年推进计划》中,明确表示将在三年时间内投资92亿元重点发展煤化工,计划到2007年,山西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据了解,投资总规模将在2000亿元以上。

  今年年初,云南省政府曾责令省内实力较雄厚的八家企业,每家出资10亿元推动发展煤制油项目。

  安徽省计划到2010年,实现煤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并且想打造出全国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

  陕西省预计投资193亿元在榆林打造煤制油项目。

  河南打算建立豫南、豫港、义马、济源、豫北五大煤化工产业基地,投资规模也将超过百亿元。

  煤制油一路变热,几乎成为了每个产煤大省产业规划的必做“功课”。大大小小的投资动作彰显地方政府、煤炭企业的投资决心。一些上市公司也纷纷加入此行列。几乎每一个煤炭产地,都在谋划上马煤制油。

  在这些狂热投资的背后,是否真有一座金山呢?煤炭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指出:产能1万吨的煤化工项目,大概需要1亿元投资,一个煤制油项目少于上百亿元的投资根本没有办法操作。近日,国家发改委“叫停”了300万吨规模以下的煤制油项目,这意味着,操作一个煤制油项目至少需要投入300亿元。

  有关人士曾做出过乐观的分析,只要原油价格高于在每桶35美元,煤制油项目就能实现盈利,千亿元的投资十年便可收回。然而,国际原油价格是一个变量,将盈利基础建立在油价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下跌的假设上,未免太草率了。另外,当“煤”真的大量变成“油”的时候,受供求关系影响,原油价格的回归恐怕也是市场必然选择。如此巨额投资,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豪赌。

  煤制油项目对资源、生态、环境、技术等条件的要求非常高,而目前有些上马煤制油项目的地点恰恰水源匮乏。北京煤化工研究院煤炭液化研究所所长李克健表示:“煤制油在实验室的确已经操作成功,但国内还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经验,还存在工业化放大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煤制油的前途。”在不具备生产经验时,众多项目的巨额资金一旦投入,在生产技术不能很快突破情况下,投资风险凸显。即使煤制油项目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但并不意味一定具有商业价值。

  据了解,煤制油属高耗煤项目,生产1吨成品油大概需要消耗3~5吨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表示,“用煤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来替代另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真正的能源替代。以牺牲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做法根本称不上寻找新能源。”目前,国内煤制油投资几近疯狂,既放大了这一项目的投资风险,也给未来煤制油产业升级带来隐患。

  上市公司转嫁风险

  神华集团、兖矿集团和潞安集团的煤制油项目被称为国家石油替代战略样板工程,这三家企业是煤制油三大投资巨头。神华主要以引进国外技术来完成煤制油项目,兖矿以自主技术为基础,潞安则以“煤基合成油”技术为主。

  目前,神华集团已经在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宁东三地完成了煤制油基地布局,新疆将成为其煤制油项目的第4个基地。

  潞安集团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但其规划的生产规模也将达到520万吨。兖矿集团宣称拥有煤制油开发的自主技术,并且申请了部分专利,其投资动作无疑更引人关注。

  兖矿集团的煤制油“豪赌”始于今年4月,其在陕西榆林开工的煤制油项目将耗资千亿元。此项工程将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建成,年产500万吨油品,投入资金为500亿元。其前期示范工程(包括一条年产100万吨油品的生产线,以及厂房等配套设施)投入约为120亿元。充矿集团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3000万~5000万吨油品的生产能力。另外,兖矿集团还在贵州和新疆等地谋划自己的煤制油地盘。据了解,其在贵州的资金投入将会超过100亿元。

  煤制油项目是兖矿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仅依靠其自身能力根本无法拿出这笔巨额资金,如何获得资金成为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兖矿集团副总工程师孙启文曾对媒体透露,将注册一家由兖矿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兖州煤业参股的公司来运作煤制油项目,并引入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兖州煤业是兖矿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的煤炭企业,更是兖矿集团煤炭产业运营的核心平台。今年2月14日兖州煤业的股改方案调整公告显示:兖矿集团正在开发的煤制油项目将吸收兖州煤业参与投资,共同开发。而兖矿集团承诺,向兖州煤业转让煤炭资产的同时,还将把集团所属的电力及“煤制油”资产转让给兖州煤业。

  兖矿集团将煤制油资产转让给兖州煤业意味着什么?有分析师认为,兖州煤业参与开发煤制油项目兼有煤炭资源的低成本优势,经济效益将会更加显著、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提升。然而,情况果真如分析师所言吗?

  兖州煤业这家上市公司参与一个投资上千亿元、并且正处于试验期的项目会不会有风险?一位长期关注兖州煤业的研究员认为:“现在谁也无法测算煤制油从投入期到产出期的情况,更无法测算一年的利润会有多少,就算有那也只是猜测。兖矿集团的煤制油计划已经制定到了2020年,但谁都无法保证在十几年间市场会发生什么情况。兖矿集团要将煤制油项目转让给兖州煤业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为了从股市上获取煤制油项目的所需资金,将煤制油的不确定性风险转嫁到股市上,让投资者来承担。”

  一个投资上千亿元并且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项目,风险之大可想而知。而兖矿集团将这种风险转嫁到投资者身上,是一种对中小股东负责任的态度么?

  发改委急踩刹车

  今年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对煤制油项目进行降温。公告称: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应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对不能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煤化工项目应不予核准或备案。煤炭液化尚处于示范阶段,应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目前开工建设的十几万吨规模的煤制油装置多数不够经济规模,技术不够成熟,并且这类装置投资巨大,具有较大的投资风险。

  “被叫停”项目处境尴尬

  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先锋煤制油项目规划产能规模100万吨,该项目前期投入资金“付之流水”;河北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疆伊犁启动的200万吨煤液化项目化为泡影;徐矿集团、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在宝鸡的48万吨级煤制油选址项目前景堪忧;河南平煤集团的平顶山50万吨煤制油项目以及黑龙江依兰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已经搁浅……

  任何一个煤制油项目的资金投入都不是小数目,被叫停后谁来为前期投入买单?煤制油尚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存在技术和工程双重风险,既然风险如此明显,企业为何又趋之若鹜?一位煤炭行业的研究者认为:“在煤制油项目上,国家有关部门明显存在指导缺位和管理缺位问题,在初期就没有对投资规模和布局进行相应指导,导致盲目投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