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美能否永乐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5:15 《新财经》
文/本刊记者 王晓慧 世界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全球采购量的70%是在中国完成,其今后的采购量将远远超过中国同类企业。到那时,想必“永乐”的不会只有国美一家了 今年5月底,记者在鹏润大厦7层专访了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黄光裕。时隔两月,7月25日下午,在同一座大厦里,国美宣布收购永乐电器。黄光裕任新公司董事长,原永乐董事长陈晓出任首席执行官,二人分别持有新公司51.2%和12.5%的股份。 记者在两个月前采访黄光裕,曾问到国美是否有与其他家电巨头合作的可能?黄光裕微翘嘴角,摆弄起桌上的手机,沉默片刻,冲记者神秘一笑,“去年我们并购了几家零售企业,今年还要等机会。” 现在,一切明朗了,原来黄光裕这招牌似的微笑里面早有“预谋”,这个并购的机会终于让他“等”到了。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个被并购者竟是永乐。 7月25日下午,国美原定于16:00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被推迟到16:30,后又更改为17:30,最终19:30才得以召开,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推迟召开是由于技术原因。 据知情人士透露,香港联交所的监管一向严格,上市公司签订协议后必须及时发布公告。因此,此次发布会的召开显得十分仓促。 发布会现场的布置比较简单,红色背景墙上的“国美·永乐”字幅还有刚刚贴上去的痕迹,会场的装饰花也一律是塑料花束,会场秩序显得有些乱。尽管如此,现场气氛依然在黄光裕和陈晓走进会场的一刹那沸腾了。 惊天收购“无间道” 永乐与国美联姻,大中怎么办? 陈晓承认,早在今年的2月份,国美和永乐就已“眉来眼去”。但陈晓否认当时脚踩国美和大中两只船。“我们当时和国美接触,更多的是讨论家电行业的前景问题,并未涉及到双方的具体合作。永乐和大中的接触更紧密一些,交流和沟通的时间更长一些,最终达成了永乐与大中在4月份的协议,与大中的协议和与国美的合作,在时间上并不矛盾。” 7月17日上午,永乐电器(0503.HK)在开市不久就突然宣布暂停交易,国美电器(0493.HK)也紧随其后停止了交易。国美宣布收购永乐的第二天,国美和永乐的股票复牌,收盘时股价分别上涨了8%和11%,投资者对这笔交易普遍看好。 永乐与大中联姻以来,曾一再被媒体爆出“夫妻感情”不和、貌合神离的消息。如今永乐“另嫁他人”,更加重了业界对这种三角恋的猜测:先是坊间盛传永乐与大中蜜月分手,国美暗抛橄榄枝,大中欲弃永乐转投国美;紧接着又有消息称国美欲与永乐、大中合并,国美的报价引发永乐不快,逼得陈晓在18日下午的内部会上放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自己的路;继而又传永乐被国美“涮”了,成为资本的牺牲品,罪恶之源就是永乐与摩根士丹利的对赌协议。 面对众多的市场猜测,大中选择沉默。 面对这样的局面,陈晓表示,“忙完永乐与国美的合作事项之后,他会静下心来去面对大中和永乐的问题。”话虽如此,国美和永乐两大家子的合并事项想必短时间内也忙不完,大中方面恐怕要等一阵子了。 虽然两位“家长”坚决表示合并之后不会裁员,但是,国美和永乐的很多店面都是比邻而开,经营上的重叠在所难免,店面资源有浪费之嫌。当初,联想收购IBM时也扬言不裁员,如今不是也裁了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现在还是双品牌运营,但今后永乐肯定是要关闭一部分门店的,然后双方才能进行统一采购,最终达到品牌合一。” 霸道不等于王道 中国家电连锁业上演如此“大戏”,作为巨头之一的苏宁电器即使不愿“登台”,也会被市场强行牵入其中。 国美收购永乐的消息被媒体当做大菜热炒,国美负责人趁热在7月31日放言,“收购苏宁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苏宁不愿意合并,就打到它求和为止。”这样明目张胆的叫板,逼得一向低调的苏宁总裁孙为民不得不站出来说话,点名道姓斥责国美、永乐的负责人,并且声称,媒体近期爆炒的关于国美收购苏宁的消息是弥天大谎,潜伏着巨大的阴谋,苏宁不排除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的可能。 原本就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国家电零售业再次风起云涌,这个行业怎么了? “这个行业确实比较混沌。”对家电领域颇有研究的广发基金经理何震直言不讳,“这个行业的竞争一向比较激烈,这几年还好些,各家零售商都算是遵守游戏规则。家电零售业之间的合并会促使这个行业更加成熟,但最后谁会真正胜出,我们也在静观其变。” 何震预测,国美收购永乐之后,大中也会寻找合作机会。 至于国美收购苏宁的风声,何震认为并不可信,“国美没法收购苏宁。首先,虽然它们目前的规模差不多,但是苏宁的股票市值比国美要大很多,国美港股股价不到7港元,苏宁A股股价是几十元人民币,如何定价?其次,国美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在百慕大,而永乐上市公司的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国美并购A股企业的路径并不畅通。另外,国家大概也不会允许某家企业‘一统天下’。”据记者了解,中国几大家电零售企业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也不超过20%,即使联合起来也远远达不到垄断市场的地步。 家电零售业的“合纵连横”并非中国特色,百思买和电路城这两家北美特种销售连锁巨头也曾经上演过一出风水轮流转的好戏。 在北美消费电子零售市场上,三分天下的分别是百思买、沃尔玛和电路城,百思买遥遥领先。而在1996年之前,电路城和百思买的排名正好相反。 从成长经历看,百思买从来不并购,坚持自己开店。而电路城恰恰相反,喜欢大肆并购零售企业,从而消耗了大量的财力,被百思买在1996年一举超过,至今无法恢复元气。 在何震看来,苏宁的发展相对稳健和独立,类似于百思买的战略。他更看好苏宁的股票走势,“苏宁的中报业绩非常‘亮丽’。同时,苏宁刚刚获得一笔融资,是国家开发银行拨给它的贷款。” 上游企业缄口不言 家电连锁巨头噱头不断,家电零售市场风云变幻。但上游的家电生产厂商却是最没有话语权,只能在零售巨头导演的一场场“大戏”中充当看客。 记者采访过的几家家电厂商中,不乏有力争话语权的企业。它们打算尝试变红海战略为蓝海战略,另辟渠道,减少“流血”:首先,加大对二、三级市场及专营店的开发与投入;其次,加大直销力度,减小对商家的过分依赖。格力空调敢于对国美说不,就是因为其在自建渠道方面有所建树。 但是,如果零售商合并成为家电行业的大趋势,那么,对夹缝中求生存的家电厂家来说,无疑更加难过。对这种说法,黄光裕持否定态度,他始终觉得,让生产厂商难过的是他们自己,和零售企业并没有直接关系,“厂家与渠道的关系,实际上并没有像媒体传言的那么紧张。国内家电生产厂家与国外同行有很大的区别。在国外,品牌集中度非常高,但在国内并不高。家电厂家的竞争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竞争,产品雷同、技术同质化。因此,争夺市场最好的手段就是深入零售终端,或者导向零售终端或控制零售终端。” 黄光裕有这样一个想法,“国美和永乐合并以后,会努力逐步扭转这种传统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为上游企业扩大营运空间,避免价值低端化。” 目前,国外零售巨头的触角已经伸入到中国大部分市场,对国内零售商来讲意味着竞争和挑战,但对家电生产厂家来讲,却是新的机会和销售渠道。据悉,百思买目前全球采购量的70%是在中国完成,其今后的采购量将远远超过中国同类企业。到那时,想必“永乐”的不会只有国美一家了。 记者找到科龙等几家家电生产商的负责人,询问他们对国美收购永乐的看法,但这些“老实”的生意人均以话题太敏感为由拒绝采访。面对家电零售业并购的滔天大浪,家电生产商却一再缄口不言,是“我的痛苦你永远不懂”,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