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悲情枭雄陈宇光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3:03 中国经营报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党鹏 人物聚焦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我下半生的精力就是填这个‘西部第一坑’了。”熊猫城老板陈宇光曾不无自嘲地向本报记者表示。 喜欢穿一身白色运动装的他,笑起来一脸憨厚,说话也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虽然个子不高,但额头宽阔而光亮,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番商场老手的气度。而他也确实是个商界传奇人物。 在今年出炉的《道路与梦想》这部自传里,王石详细叙述了20多年前陈宇光如何提着一个小黑包,去深圳找到他,并成为其贸易公司的分销商,继而“空手套白狼”的有趣故事。 凭着和两位同胞兄弟在成都合伙做生意掘到的第一桶金,1985年,陈宇光怀揣数十万元到海南寻觅发展机会。1988年6月,他创办海南新能源公司,自任董事长,后经股份制改造,于199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就是海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琼能源,那会儿王石也在公司董事之列。 借此,陈宇光荣登1994年首度评选的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二位,个人资产达人民币10亿元。 1993年,在家乡领导言辞恳切的引资召唤下,陈宇光回到成都。据他回忆,成都当时仅有一个人民商场规模较大,但也只是3万多平方米,唯一一栋高层建筑就是蜀都大厦,这和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型大都市的目标完全不匹配。由此,陈萌生了建设一个标志性的城市商业载体的念头,并在政府积极支持下着手实施。 但天有不测之风云,那年年底,因与海南一起腐败案有染,陈宇光入狱长达18个月。当时,他刚好45岁。等他复出之后,海南开发热潮已经急速降温,琼能源经营业绩大幅下滑。1998年,作为公司大股东的陈,终于从资不抵债的琼能源抽身而退。 在成都,陈氏兄弟经营的企业同样艰难度日,加上琼能源又将其持有的熊猫城20%股份转让,已在前期拆迁中投入大量资金的陈,再无余力推动熊猫城的进一步开发。这个大坑前后一放就是9年。 在此期间,陈曾旅居海外四年,不断奔波为项目复工筹措资金。2000年初,他飞返成都,经过与市政府及有关银行反复磋商,拿出了一个新的自救方案,在各方帮助下项目重新开工。至2002年底,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主体基本完成,并正式开盘招商。之后发生的事情就为大家所熟知了。 也许是十多年来的坎坷经历,又在熊猫城项目上倾注了太多心力,仍属壮年的陈宇光脸上平添了许多皱纹。记得刚刚传出铜锣湾将撤离熊猫城转向世纪城的时候,记者恰巧和他同乘一部电梯上楼,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只是一个劲地重复着:“你让我怎么说呢,你让我怎么说呢?”眼神中尽是疲倦和迷茫。 一位因参与熊猫城项目业务而与陈宇光有来往的业界人士认为,陈堪称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第一代商界枭雄”,其遭遇正好折射了那一代枭雄大多不能避免的悲情结局。 按其分析,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有干一番事业的情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看好熊猫城这个项目,陈自己的资金实力又很有限,他却执著地坚持了十几年,终于还是做起来了。 “最后这五六年来,他的种种努力给人感觉已是最后一击,但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根本原因在于他当初熟悉的那套操作手法,比如打政策擦边球、利用银行关系等等,在市场因素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不能再通行无阻了。”这位人士说。 尤其让人感慨的是,当昔日老上级和老战友王石如今挥洒大把金钱到处收购同业时,58岁的陈宇光却不得不以拱手出让控股权的方式,以求保全和延续未竟的事业。 看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不断在证明同样的道理:不管一个企业家曾经怎样呼风唤雨,笑傲江湖,假如不能与时俱进,自我超越,总是难免在市场搁浅的命运。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