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魏稳虎:理性看待苏泊尔易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11:48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评论员 魏稳虎

  一场逐步升级的口水大战正在国内炊具业上演。

  8月14日,苏泊尔与法国SEB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法资将入主苏泊尔。时隔半月,这一看上去很美的“契约”引起国内同行的强烈反弹。8月29日,国内6家企业发出一份名为《关于反对法国SEB集团绝对控股苏泊尔的紧急联合声明》,请求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果断叫停此并购行为,并进行反垄断审查。8月30日,苏泊尔对同行的发难作出激烈反应,称《联合声明》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6家企业有关宣传已严重侵害苏泊尔的合法权益,将保留对此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概括地说,这场口水大战的交战焦点对准了“是否伤害了消费者利益”、“会否形成市场垄断”、“是否违反《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这几方面。笔者认为,无论此次并购的结果如何,这场口水战都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从情感角度看,苏泊尔的换主易帜是人们不愿看到的。作为国内炊具行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拼杀,苏泊尔已经成为具有相当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民族品牌。苏泊尔之所以能够成为“名牌+民牌”,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与消费者默默无闻的“间接支持”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从一个侧面来说,名牌是消费者用大把的票子“选”出来的。如今,这一民族品牌即将变成一种“永远的记忆”,难免让心仪苏泊尔的人们惋惜、悲叹。

  然而,市场既不相信眼泪,也不受情感左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主体行为最具约束力的不是情理,而是法理。具体来说,苏泊尔并购是否应该被叫停,不是情理说了算,而是由法理拍案定夺。为了弄清这一问题,笔者查阅了商务部今年8月8日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虽然其中对反垄断审查进行了明确规定,但这一《规定》的生效时间是今年9月8日。从法理上讲,这一尚未生效的《规定》对苏泊尔并购行为没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即便法国SEB集团通过并购苏泊尔形成了对市场的垄断,管理层也不能依据这一《规定》对其进行反垄断审查。虽然并购双方利用“时间差”钻空子的做法不那么“体面”,但只要没有越过法律法规的“底线”,管理层就难以对其亮出“红牌”,国内同行也没有必要对其“说三道四”。

  俯视这场口水大战,笔者发现,与苏泊尔表现出的“小聪明”相比,国内企业显得过于浮躁和底气不足。比如,针对苏泊尔并购带来的后果,6家企业《联合声明》称“中国炊具企业将丧失目前无论是技术、质量都与世界保持同步的状况”,甚至悲观地认为“并购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民族品牌消失,以及恶性竞争带来的大量国内企业的凋零倒闭”。因为一家企业的变故,而对整个行业失去了信心,这未免会使力挺民族工业的人们感到心寒。想当年,面对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所产生的震动,国内企业最初也表现出难以名状的恐惧。然而,“狼来了”喧嚣过后,结果如何呢?商场如战场,大战之前最忌讳的是军心不稳。一朵鲜花的凋零并不意味着整个春天的离去。对此,6家炊具企业真该好好想一想。

  在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的今天,国外企业借道“进入”国内市场已成为一种趋势。理性地说,这种“进入”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通过“狼吃羊”,形成市场垄断;二是产生“鲇鱼效应”,激活市场竞争。所以,对管理层来讲,有必要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国外投资者的行为,防止市场垄断现象的发生。而对企业来说,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调整心态、强身健体、直面竞争。

  苏泊尔并购风波的结局如何,还要等待管理层的拍板。而对国内炊具业来说,应该闻风而动、雷厉风行,以理性的、积极的心态直面市场即将出现的风云变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