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节能:更急更细更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8:4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朱剑红

  今年中国经济的重头戏之一便是节能。从年初中国人大热议“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到最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节能的呼声越来越急,措施越来越细,中央政府的态度越来越严厉。

  近两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能源的制约进一步凸显:久违多年的拉闸限电在全国20多个省市再现,煤炭的市场热度一路飙升,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开采煤炭一哄而上、煤矿事故接二连三……再考虑到油价飞涨的国际能源大环境,我们不难看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之一。正是这样的背景,烘托了节能的极端重要性。

  节能的重要性已经被上升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从“基本国策”到“约束性指标”,再到发布国务院决定,中央政府的态度越来越严厉,节能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但是,这个必然选择似乎还没有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今年GDP增速创近年新高,各地投资高歌猛进,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滞后,能耗不仅没有成为限制耗能产业发展的门槛,一些地区甚至还在大干快上耗能高的产业。面对能源消耗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长的严峻局面,国务院在《决定》中明确要求:“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决定》从6个方面细化了节能的措施,内容涵盖了宏观和微观。从宏观着眼,提出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机制。同时,从节能的源头入手,建立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合理规划产业和地区布局,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能源浪费。在微观下手,提出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以及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等方面的意见。措施细化到要求企业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要求各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等等。

  谋在远处,干在实处。行动需要措施更需要铁腕。国务院在《决定》中提出,要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工作问责制”。首先是指标层层分解:

国家发改委要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能耗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省;各省要将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市、县以及重点耗能企业。其次是考核:统计局、发改委等部门要定期公布各地区能源消耗情况;省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本地区能耗公报制度。能耗指标将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更细的措施和更硬的手腕,能不能扭转中国能耗蹿升的势头,还有待考验和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切只是开头,中国的节能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