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邵昌平:油价的理性与非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2:39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见习评论员 邵昌平

  受美国3家炼油厂出现电力故障等消息的影响,7月24日油价再次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5美元以上。结束了7月14日创历史新高78.40美元后的暂时调整,油价狂奔不羁让世界再次感到忧心。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再抛“百元油价说”,认为原油价格很可能在年内攀升至每桶100美元——油价真的会失去理性吗?

  油价上涨的根源还在于美元的疲软。国际炒家借着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推高油价,无疑是在发起一场针对伊朗行动的动员令,特别是在美国国内。美国人收集潲水油自己炼柴油的报道,作秀的成分远远大于实用价值。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期间,农民出身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白宫屋顶上架设了太阳能装置,还在家中身穿毛衣,以减少使用取暖燃料。这在当时成了共和党人嘲讽卡特的一个笑柄。有人甚至认为,卡特的“窘迫相”是他日后丢掉总统宝座的原因之一。这就是真实的“美国生活方式”。与美国石油财团有很深渊源的布什政府能改变吗?想改变吗?也许副总统切尼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最佳注脚:“节约可能是一种个人美德,但不能作为一个坚实

能源政策的基础。”

  回忆早先的报道,今年3月22日,伊朗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国际石油交易所正式成立,伊朗试图借助石油和欧元开始挑战美元的统治地位。在伊朗核问题升级、美伊关系骤然紧张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相信伊朗此举的目的会是如此单纯。

  更有分析家联系到2000年11月,

伊拉克前政府决定将石油交易从美元转换成欧元,后来又将100亿美元储备改为欧元。美国经济学家随后预言:“当伊拉克在2000年年底转向欧元时,萨达姆的命运就已注定”。同样的,今后伊朗的命运如何也可想而知。

  同样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前,国际

原油价格也曾有类似的猛烈上涨的经历。但是随着伊拉克战争在短时间内结束,油价也随之回稳。考虑到美元贬值,从2002年12月27日的1美元兑1.19欧元跌到今天的水平,中国石油大学董秀成教授甚至认为与伊拉克战争之前相比,现在的60美元仅相当于当时大约30美元。由此看来油价上涨当属正常。

  期货市场价格在国际石油定价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定价和交易也大都采用美元,实际上,这等同于美元与石油的挂钩。一旦选择以欧元定价和交易将可能打破原有的石油美元环流机制。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美元的命运将取决于未来一段时间美元与欧元的走势。

  尽管欧元咄咄逼人,但是打击美元未必能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的实力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油价接近失去理性之时,就是美国决定在中东采取军事行动之日。军事行动的过程不在经济分析的范畴之内。如果军事行动顺利,油价自然将回归理性。油价高企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元贬值。如果军事行动的规模超出控制,所有的经济分析都会归于无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