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资本市场才是铁路改革的方向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3:04 中国经济周刊

  ★文/孙冰

  面对大秦的上市,关于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问题的讨论又热了起来:“重大突破”、“里程碑”、“新起点”、“新步伐”之类的字眼迅速见诸报端。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对于现在铁路产权、所有权混淆不清,政企不分现状的越来越多的批评。很多学者认为,铁路要先改革,要政企分开,要成立铁路公司,要解决好所有权的问题。

  对于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曾参与大秦上市工作的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于军,却和很多专家、学者和官员的见解不太一样。

  “我是从券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多的是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于军认为学者们“一竿子戳到底”的线路确实正确,但行不通,而且实际意义不大。

  “因为在现在的铁路运价水平上,即便是政企分开了,因为收益很低,社会资本还是不愿进来,最后依然是铁路在自己玩。”于军说,“这样,治理结构建立不起来,市场对你的激励也建立不起来,反而增加了改革的成本。”

  “但是提高铁路运价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国家也不会允许。所以,应该先改增量,以增量带存量,逐渐改,用十年也可能更长的时间逐渐改。” 于军认为,铁路的资金应该是铁路建设基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三足鼎立,来支撑铁路的建设和发展,而现在铁路的股权融资太小了,跟铁路的实际资产量完全不相符合,也跟国际铁路发展的实际经验不相符。

  如果铁路的运能还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必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铁路,也就必然要让社会资本进来。而要让社会资本进来,就要满足社会资本提出的要求,赢利能力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确定性要比较强。

  要想达到的社会资本提出的这个两个要求,铁路就必须进行改革。据于军介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铁路基本上都是通过

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所以这应该是我们改革的方向。”

  于军认为,铁路发展的最核心问题:一是运价问题,一是清算。运价是界定铁路和铁路以外的经济部门的利益关系;清算是理清铁路内部各铁路局和铁路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铁路就得不到市场给予的激励。

  “大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于军说。

  但是,现在就来判断大秦上市对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义究竟有多大,似乎还为时尚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改变已在悄然发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