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高利润背后的体制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03:34 第一财经日报

  靳冬/文

  近一个月,广州炎热的天气仿佛是向开发商们敲响警钟: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知名楼盘朗晴居,漂亮的玻璃幕墙因为天气过热而连续发生自动破裂事故。尽管尚未导致人员伤亡,但是蜘蛛网一般的巨幅玻璃再一次考验着楼盘的质量以及开发商的良知。

  与偷工减料相提并论的往往是施工质量,它们都关乎一个核心词——那便是利润。此类由牺牲材料和质量所获取的利润,不是在开发商手里,便是在建筑商手中。但是,频频发生的施工事故以及质量纠纷,无疑正在对这种利润获取方式提出强烈质疑。对于一大批经过多年发展而打造起来的品牌企业而言,显得尤为迫切。

  这让人联想到地产巨头们的高利润增长率。目前许多开发企业仍习惯从压缩成本的角度出发,从施工建设到工程监理一条龙自行完成,这固然可以确保生产中每个环节产生的利润都进入一家公司的口袋,但带有家族痕迹的经营模式所造成的监管薄弱始终带有诸多隐忧。

  “尽管有内部相互监督,但真正出了事,更多时候都会从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庇护,从而让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是占据上下游产业链的弊端,同时也是民营开发企业的体制弊端。”有业内人士如此评述。

  在该人士看来,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谁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项目出事,尽管追逐利润的初衷永远不会改变,但他们往往会控制在“确保不会出事”的范围。但是,正是由于内部缺乏独立第三方的有效监督,导致对范围把握不准,事故频频。

  根据目前的政策,国有房企都有着严格的招投标制度,而民企在这方面的限制相对较少,这也是国有房企在项目开发、资金周转、重大决策、发展速度及盈利能力等方面滞后于民营

开发商的关键。但速度的落后换来的却是消费者更多的信赖。

  随着

房地产开发逐步告别草莽时代,一大批民营地产巨头浮出水面,产品品质和公司信誉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目前,广州不少地产巨头已经基本完成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轨。但是,民营企业体制上的一些弊病依旧存在,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过度追逐高利润现象依然比比皆是,由此引发的施工

安全事故、消费者维权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也许,经过快速扩张而壮大起来的民营巨头们是时候再一次向香港同行看齐:学会对企业声誉的重视多于对利润的追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