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艺术产业的新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19:19 《英才》

  文·贺大卓

  给吴冠中著书的人很多,能得到他如此待遇的屈指可数。百雅轩总经理李大钧就是其中的一位。

  第一次见吴冠中,即为了出书一事,但吴冠中态度冷淡,认为这个年轻人只是跟风炒
作,当时还是出版社编辑的李大钧只得向吴冠中表示:先试一试,编完再作评价。于是他开始了工作,把吴冠中散落在各种出版物中与旅游有关的篇幅集结成20多万字的《移步换形》。

  与吴冠中第二次相会,李大钧心里并没有底,“吴老究竟对书稿满意吗?”而见到吴冠中欣喜的神情,多少让李大钧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图书出版以后,出版社通知吴冠中的儿子来出版社领取稿费。但吴老很是诧异,他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笔稿费。管中窥豹,李大钧如此行事,扎实的人脉也随之而来。

  现在进入李大钧的办公室,吴冠中的画作占据了大幅空间。同时陈列的还有黄苗子、张仃、欧阳中石等大师的作品,看内容多是对李大钧倾心眷顾之语,“也是相识已久”,李大钧和几位老人都是谈书论道的知音。环顾这间办公室,完全不着商人痕迹,似乎是一间画室。这种氛围,和李大钧创办百雅轩的初衷同出一辙:推介高雅艺术作品,使之进入民间。

  说到创办百雅轩,李大钧有他自己的初衷: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二玄社为台北故宫复制了一批书画作品,在全世界受到了好评,国内看到那些复制品后既羡慕又吃惊。在那之后,二玄社也曾经与包括北京故宫在内的一些国内博物馆联系,希望能复制更多的珍品古画。但在李大钧心中,这项工作应该国人自己来完成。

  二玄社已经为这一行业的市场前景试水,市场空间巨大自不待言。而中国几千年字画的文物堆积,总不能让外国人抢了先机。于是,2001年李大钧毅然辞职,走上了这个行业,两三年就做了领头羊。

  在东五环路的一片厂区内,有一座优雅略带神秘的艺术品复制基地,近百名专业书画复制人员在这里潜心钻研。从这个工场里产生出来的书画复制品,足以装点一个大厦的墙壁。从故宫博物院的国宝《隋人出师颂》、赵昌的《写生峡蝶图》、台北故宫怀素的自叙帖,到以吴冠中、黄苗子为代表的当代书画名家的复制品,都已被百雅轩复制推出。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俄罗斯油画300年”展览,观众在参观的同时,可以买到的精美复制品,即出于百雅轩。

  但如此珍贵的画以什么方式得到真品进行复制呢?这些,全部得益于李大钧实施“曲径通幽”策略和广积的人脉。在2003年11月,百雅轩与故宫博物院合资,成立紫禁城天地公司,依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资源,开发故宫的文化产品。

  让李大钧更为得意的,是各位书画大师对他的支持,复制他们的作品,“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李大钧笑言各位大师对他的厚爱。

  手法创新,李大钧借用传统的印制工艺,使一幅幅书画珍品走出玻璃﹑高墙的圈囿,进入寻常百姓家。文明的传承在珂罗版和纸墨之间得以延续。

  定位为艺术推广人的李大钧,不遗余力地推行复制出版的理念,并试图使这一理念和实践与国际艺术品市场接轨。办展览,搞出版,办沙龙,那所位于美术馆旁边的位置和环境都不错的百雅轩艺术沙龙宾客穿梭,不断有墙上的艺术品被摘下来,又挂到了喜爱他们的人的墙壁上。

  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李大钧不是在做书画的复制生意,而是传承延续那些书画精品的生命。他不是生意人,却推动了一种消费观念和一个艺术产业模式的新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