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毕马威:中国能源行业机会展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13:13 《商务周刊》杂志

  □翻译 刘婷 曹原

  2005年是中国作为主角登上世界能源舞台的一年。随着中国经济每年以8%-9%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对能源需求的胃口越来越大,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在不断增长,这种投资既包括资金方面的投资也包括技术上的投资。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真正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非常强调制定一个平衡的能源战略,这一点从其成立由温家宝带领的能源小组中
可以看出。由于中国对能源快速增长的需求以及越来越强的谈判能力,它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拥有巨大优势。2006年,对于中国的能源企业来说,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有投资机会。

  中国的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国际化

  今日中国,一切发展都是如此之迅猛。2002年,中国总发电量约为3.5亿千瓦,而到2006年底,估计这个数字将达到5.7亿千瓦,一年之后更是会达到创纪录的7亿千瓦。在2004年26个省份经历了电力紧张的局面后,中国的发电量将很快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年之后将再次面临电力短缺的局面。2006年2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除非中国政府大幅修改其目前的发电量目标,否则到2020年中国的电力缺口将达到2.2亿千瓦。而根据中电联、法国EDF以及咨询公司Capgemini共同研究的一份报告,在未来15年内,中国必须再投资1800亿美元才能满足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

  当然,中国不愿看到这种局面的发生。它一定会不断地扩大其电力行业的产能以满足需求,即使所需的投资会超过目前的预期。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未来的几年,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可能会远远超过目前政府的官方预测——这一预测只强调了中国对电力的巨大需求——而事实上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已经对世界能源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比如石油,中国拥有占世界1/5的人口,每天的石油消耗量是640万桶。而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目前石油的日消耗量是2000万桶——几乎是中国的3倍左右。当然,由于两国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会马上赶上美国,但即便中国的人均GDP只达到美国的1/4,据估计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也大抵和美国相仿了。几乎可以肯定这一情况在2020年前后就会出现。

  所以,要满足这种需求,首先需要继续扩大从海外的进口。尽管目前中国大部分的能源供给都来自国内,但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将有40%以上的石油都需从国外进口,从国外进口的天然气也将超过50%,即使是煤炭也需从国外进口(2005年中国煤炭进口增长了40%,超过2600万吨)。

  为了满足能源进口的需求,未来将看到中国的能源公司遍布世界每个角落。而这对其他国家来说恐怕并不能够轻易接受。2005年,当中海油出价185亿美元欲收购美国的尤尼科公司(Unocal)时,就遭到了来自美国政界的强烈反对,最终致使收购计划破产。而在俄罗斯,中国也必须同日本展开竞争,以决定从东西伯利亚输出的石油管道路线。面对越来越多中国能源公司的渗透,其他国家也许别无选择,他们不得不面对事实——中国将成为世界能源市场和能源政治中的一个主要力量。

  但与此同时,在能源领域的各个行业,从在境内外寻找并开采新的能源储备到为替代能源、核能提供技术,以及减少中国火电厂的污染等各方面,中国也将给外国公司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

  中国的能源需求:

  目前的形势和未来的展望

  中国的能源需求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公司能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他们应该怎么做以了解目前中国的情况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要了解的是随着中国的高经济增长率,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在电力紧缺和电力盈余之间可能出现大起大落。2004年,中国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主要能源的需求每年将以4%—5%的速度不断增长,不过,鉴于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的能源需求的年增长率为4.6%,远远低于同期9.7%的GDP年增长率,所以此种预测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该报告还没有出版,中国当年能源需求就大幅窜升,达到14%,之后的2005年为15%。今年,根据该中心的最新预测,增长将有所放缓,达到11%。经过过去两年的电力短缺之后,中国所有的电厂都被要求全负荷运转,预计今年发电量将增长0.7亿—0.8亿千瓦。不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尽管中国2005年GDP增长率为9.8%,但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下降了5.3%,这让许多观察家大吃一惊,甚至引发人们猜测这是中国为了不让其他国家认为自己该对油价上涨负有主要责任而有意采取的手段,并没有公布真实的数字。

  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因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面对目前不断上涨的油价,在2004年匆忙上马的许多燃油发电机的电厂到今年已经停产了。中国公布的进口数据使得如此多的人措不及防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中国的能源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都是难以预测的——这无论是对于中国政府还是国外的能源企业来说都是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1993年,中国还是一个净石油出口国,但到了2005年,尽管进口有所下降,中国还是有40%以上的石油依赖于进口。中国要想扭转甚至是维持这种局面都是不容易的,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虽然仍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处于世界第三位,但中国国内的石油产量增长一直非常缓慢——2000年以来只增长了11%,而且根据国际能源署在《2005年世界能源展望》中的预测,到2020年前,中国国内的石油产量将有所下降(从目前每天的350万桶下降到2020年300万桶,之后继续下降,到2030年,每天的石油产量只有240万桶)。由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中国总的石油消耗量将翻倍,所以国内的石油产量肯定无法满足其经济增长的需求。

  从其他趋势来看情况更是如此。中国的汽车销售在2005年增长了25%,达到320万辆,这个数字已经是很惊人了,但是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将是其2005年销售量5倍,到那时中国有可能同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中国的石油消耗方式很可能也像美国一样——汽车交通工具占其石油消耗总量的2/3左右。

  这样,中国所占的石油进口份额只会不断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达国家的石油进口份额近几十年来正逐渐下降:从1970年代末的13%到现如今的不到5%。当然,尽管不断上涨的油价对所有国家来说都并非好消息,但是油价上涨对于进口份额不断增长的国家所产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那些进口份额较小并不断下降的国家。

  即使是对于煤炭这种相对来说需求比较稳定的资源,国外供应商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并且仍然在增长。2002年,中国从海外购买了1100万吨煤炭,去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600万吨。当然,这一数字与中国去年20亿吨的煤炭产量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而且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煤炭在中国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从目前的近70%有所下降,但仍然会达到60%以上。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煤炭的下降将由天然气、核能和水力发电来替代。所以预计天然气的需求将有所上涨,其占发电量的份额也将从3%上涨到7%-9%。到2020年由于将兴建30个以上的核能发电站,核能所占发电量的份额也将从目前的1%上涨到4%左右。而随着三峡大坝和中国西南地区以及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其他一些工程的建成,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水电在中国总发电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将从目前的16%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20%左右。

  中国的电力行业

  目前中国的电力行业仍处于转型期。2002年12月,国务院分拆了当时唯一的国家电力公司,形成国电、华电、华能、中电投资和大唐电力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两大电网。其中,规模最大的国家电网公司运营区域覆盖除南方五省以外的26个省市,而剩下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贵州五省区属于南方电网公司的运营区域。

  五大电力集团总体发电量占全国的34%,不过,占中国发电总量最大的并非央企的发电集团,而是来自于地方发电厂,大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2以上。

  中国的电力市场改革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深入推进“厂网分离”引入竞争,另一方面“竞价上网”,并最终实现一定程度的私有化。

  2003年3月,国务院成立旨在监管电力行业的国家电监会,其职责主要是推动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促进电力市场的有序发展。

  政策问题

  中国的能源消费趋势,仅仅是能源行业变化的一部分。最近几年能源行业的跌宕起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措施所致。尽管能源行业的主要公司都属于国企(即使像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等这些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也仍然属于政府所有),但是自1993年能源部和1998年电力部相继撤销后,中国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监管能源行业。

  从那以后,制定能源政策的责任由不同部门分担,这一事实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本世纪初出现能源短缺的现象。尽管重建能源部不太可能,但仍有很多迹象表明,未来在行业结构上会出现一些较大变化。

  这其中就包括更大的监管力度和更为宽松的环境,听起来二者之间似乎有点自相矛盾。更为宽松的环境意味着石油的开采和提炼将会向私人投资者开放。由国土资源部油气研究院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未来5-10年内,上述措施将作为开放和重组上游石油市场的一部分而实施,目前这一市场由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公司瓜分。

  加大能源监管力度一方面是出于对石油勘探和资源获取(尤其是海外)战略规划的监管需要;另一方面,尽管中国主要的能源公司都是国有企业,但实际上国家对其运作监管很松,这就导致出现很多问题。但加大监管力度也会带来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控制和协调方面。

  比如中国最近发生的电力短缺现象,致使政府不得不在2005年成立由温家宝领导的能源小组,来协调能源发展政策。根据2006年1月份媒体的报道,中国正在起草《能源法》以监管电力行业的发展,同时强调发电企业必须更加注重环保和消费者的利益。其中很可能详细描述了私人投资如何在能源行业的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是市场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很久以来就允许市场力量介入能源行业,因为从长远角度出发,这将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正如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这样做既能够促进可替代能源的发展,同时又有利于节约能源。

  将环境成本计入能源成本的问题有些棘手。中国最终也许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目前它已经制定措施减少生产排放,但前提必须是用户拥有选择权,让价格发挥调节作用,这样才能鼓励电力生产企业开发出更高效、更环保的资源。

  中国政府已经进行了厂网分离的改革,目前国家拥有几大电力供应商,这显示了政府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决心。

  但它还必须面对一些挑战,即在确保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允许竞争。然而,即使在电力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仍然需要面对这一难题。所以考虑到目前中国在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情况下,电力改革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是值得称赞的。

  目前,中国对于电力传输系统的投资要远远落后于对发电系统的投资。不过,据说中国两大电网公司之一的国家电网公司将在2006年—2010年投资约1050亿美元用于电网改建工程,而南方电网集团也将投资约290亿美元。

  合作解决方案

  一旦中国《能源法》颁布后,外资企业对中国能源产业的走向将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但是,这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其他行业相似的法律如《电信法》,酝酿多年至今仍未出台。所以目前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要了解并进入中国能源行业关键是要掌握其行业体系,知道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除了一些石油巨头和向中国出售能源的海外企业,能源发展的其他领域潜力也正在显现,这不仅对中国十分重要,也为外国投资者的参与提供了机会。

  ● 提高燃料利用率。中国的能源利用率十分低下,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发电企业每生产一度电要多消耗18%的煤炭;中国的石油密集度,即单位GDP石油消耗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中国的目标是在2006—2010年,单位GDP消耗的能源要减少20%。

  为达到这一目标已经实施了很多方法。亚洲开发银行指出,中国正在试验不同的节能创新方案,比如或者使用更多的水力发电,或是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差异,在11省旱季和雨季制定不同的电力价目表。

  ● 可再生能源。要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中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世界第二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该数字将从2003年的38亿吨增长至2020年的72亿吨——几乎相当于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06年2月,世界银行批准了一项86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不过即使是最乐观的观察家也认为,到2020年,这些可再生能源占总体发电量的比例不会增长太多。但好在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 帮助中国走向世界。虽然2005年中海油试图收购美国尤尼科受阻,但是由于中国自己无法满足能源供给的目标,所以中国能源的首要问题就是在世界各地寻找能源。

  由于世界其他国家意识到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寻求此类机会,所以这将使得中国的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可能性变得更大。此外,中国企业自身也认识到,在能源这样敏感的行业中进行谈判,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金钱。

  不过,从将要进行的交易中可以略知端倪。比如液化天然气(LNG)。2006年4月,随着从澳大利亚运来的液化天然气到达深圳新近建成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公司,中国开启了首个LNG进口项目。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公司最大的两个股东是中海油和英国BP公司,分别占股33%和30%。

  LNG的接收站和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约为9亿美元,包括长达334公里的输油管道,将为5个发电站以及深圳、东莞、广州、佛山、香港这5个城市供应天然气。位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海南、河北、辽宁等省市其他的LNG项目也在建或待批。在此交易中,澳大利亚的西北大陆架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将在未来25年向中国每年供应约300万吨液化天然气。

  这一项目仅仅是中国LNG计划的开始。据《中国日报》报道,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耗总量预计每年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其中约有一半需要进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