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中国一次性木筷企业纷纷倒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8:21 法制早报

  □本报记者 周 斌

  5%消费税令生产企业利润锐减 出口企业互相恶意压价

  5 月 8 日 一早,刘志茗像往常一样去黑龙江省尚志市乌吉密一次性筷子厂上班。

  跟平常不一样的是,他看到一群人围在厂长办公室门口。

  刘志茗感到有什么事发生了。

  “工厂倒闭了!”有人喊道。

  这时厂长穆伟对刘志茗招招手,把上个月的 800 元工资甩到他怀里。

  刘志茗愣在那儿。

  半晌,他弯下腰拣起装钱的信封,一脸地迷茫。

  “厂子倒闭了!还不明白?滚!”穆伟朝人群吼了一声。

  围观的人迅速散去。

  刘志茗在回家的路上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厂子怎么说倒闭就倒闭了呢?

  消费税使

  “利润瞬间转为 0 ”

  在厂里工作了 10 年,刘志茗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就靠他一人。

  不是说出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提价了吗?厂子以前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半成品)大多通过大连外贸公司销往日本。照说厂子应该赢利才对。

  刘志茗想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又折回了厂里。

  穆伟正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冲着天花板发呆。

  1988 年建厂, 2004 年他从父亲手里接过管理权,没想到两年不到,厂子就被他彻底“败”了。

  “没有任何利润可言。”穆伟道出了厂子关闭的原因。

  “据说外贸公司向日本出口一次性筷子的价格提高了 30% ,可我们筷子加工厂根本没享受到。”穆伟不满地说:“ 5% 的消费税却扣在了我们生产者头上。”

  依照穆伟的算账方式来看,厂子原本卖出一箱筷子的价格是 100 多元,利润 5-6 元。

  在 4 月 1 日 国家对一次性木筷征收 5% 的消费税之后,外贸公司把这“ 5% ”让厂子承担,于是,利润瞬间转为 0 。

  “木材价格上涨,利润空间变小,厂子根本承担不起 5% 的消费税,只能倒闭。”穆伟看着车间加工筷子的机器,不无惋惜地说。

  政策“为难”外贸公司

  就在穆伟一筹莫展的时候,大连出口一次性筷子的贸易公司负责人刘真也是一脸愁云。

  刘真称,他的贸易公司完全承担了 5% 的消费税。

  对于一个月对日出口近万箱一次性筷子的公司来说, 5% 的消费税是笔不小的开支。

  这笔开支到底由谁承担?刘真透露说公司目前正在与日方谈判,结局还很难说。

  “现在最难过的恰恰是贸易公司。”刘真认为,调价以后,贸易公司除了纳税以外,几乎把所有的利润都让给了生产企业。

  “只是生产成本实在太高了。”刘感叹道。

  从 2004 年起,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似乎都在“为难”中国的一次性筷子企业。

  如:中国取消对木制筷子 13% 的出口退税;一次性筷子的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对一次性木筷征收 5% 的消费税等一系列措施,加上原材料价格上升,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为此,中国“木筷协调组”与日本“割箸输入协会”进行了两次会谈。“木筷协调组”认为应当把当时出口一次性筷子的价格提升 50% ,分两个步骤完成。 2005 年年底先上调 30% 。

  “确实上调了 30% 。”但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让刘真满意,上调 30% 是在增收 5% 的消费税之前。

  “为了行业更好发展,如何让日方承担 5% 的消费税、出口价格上调到 50% 或更高是当务之急。”

  中国仍是木筷

  最佳进口国

  20 年前,日本消费的一次性筷子中一半是国产的。但上世纪 90 年代后,大量廉价的中国筷子流入日本,直至占领日本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1 年的时候,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生产企业曾探讨过要发起对中国筷子“实施紧急进口限制措施”,要求中国“控制出口数量”或“提高对日出口价格”。最后不了了之。

  今年,中国方面要求提高对日一次性筷子出口价格,似乎正中日方“下怀”,日方却不乐意了。

  日本一次性筷子进口协会事务局局长福冈一郎表示,从中国进口的一次性筷子使用的木料只是“建筑材料剩余的边角料”,而且“只占中国木材年消耗量的 0.2% 以下”。

  这些筷子都是“由天然杨树和桦树制成。”中国一次性筷子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对福冈一郎的说法均表示不满。

  而且,从出口日本的绝大多数一次性筷子来看,其做工相对精美,根本看不到“边角料”的影子。

  而与 0.2% 相对应的是:我国每年用于制造一次性筷子的木材,相当于我国全年林木消耗总量的 18% 。其中很大一部分出口日本。去年我国出口日本一次性筷子 225 亿双,折合约 200 万棵成年树。

  北京林业大学经 管学院 教授田明华对记者道出了实际情况:因为我们用建筑边角料制造筷子还达不到规模化生产,而国内木材价格原本偏低,所以木制筷子生产者基本都选择直接用原木做材料。

  尽管如此,面对中国上调一次性筷子价格的局面,日本还是试图抵制,想从亚洲其他国家寻找原材料低廉、成本更低的生产基地。

  但福冈一郎不得不承认:“这并不容易。”

  福冈一郎表示,中国方面即便对一次性筷子涨价,日本今后还是把中国作为最佳进口国,原因是一次性筷子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还不是中国一次性筷子价格太低的主要原因。”田明华指出,没有把环境成本计算在内才是根本所在。

  田明华说:“在日本,环境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很高,环境成本主要体现在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生产者砍伐后,需要恢复等,这个成本是生产者自己承担的;而国内,生产者并不承担环境成本,而是由国家和社会来承担,生产者算投入和产出时,并不把环境成本计算在内。”

  由此导致,在日本,一双中国产的一次性木筷价格约 1 至 2 日元,而日本产一次性木筷的价格为 2 至 20 日元;森林覆盖率还不到 17% 的中国,却成了森林覆盖率高达 65% 的日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国。

  木筷企业纷纷转型

  “对日本出口一次性筷子并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哈尔滨一木制品厂销售人员张爽告诉《法制早报》记者,目前我国对一次性筷子征收 17% 的增值税和 5% 的消费税,这笔费用完全由工厂承担,而所谓 30% 的价格提升,因为竞争激烈,往往不能全额履行。

  “工厂目前主要经营出口其他木制产品。”张爽称工厂早已转型。

  这正是田明华所担心的。

  田明华认为对一次性筷子的限制,可能出现在企业退而求其次,把更好的资源更差利用的现象,比如制造一些小径材,类似木片等。

  他甚至明确说自己对一次性筷子征收 5% 的消费税持反对意见,因为“不可能解决浪费资源的本质问题。只起到一个减缓的作用。”

  “给你(中国企业)钱,你还不要!”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卫生筷分会木筷协调组理事长刘保国,对一次性筷子行业的当前形式做评价时情绪激动:“现在这个情况非常不妙,中国的林木资源在不断减少,制造一次性筷子的成本在提高,卖价却在走低,这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而造成上述原因,刘保国则形象地比喻为内部“汉奸”过多,恶意压价严重。

  刘保国称,通过木筷协调组的努力,日方已经同意上涨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的价格。而根据日方目前国内对一次性筷子的大量需求,涨价后也不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

  “如果国内各相关企业协调一致,就能共同创收。”刘保国肯定地说,但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为了占领所谓的市场份额,偷税或故意压价,几乎让木筷协调组的努力付诸东流。

  “希望国家能制定一部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刘保国建议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