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背景:日前,英国《星期日邮报》发表文章称,富士康公司中国龙华工厂员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5小时,而月薪仅为50美元。苹果公司随即表示将就此展开调查。
范锋:天极网副总裁、总编辑
富士康事件用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这个例子很生
动,也很触目惊心。富士康劳工绝非个案。或许在中国的某地的某一个衬衫厂里、袜子厂里,也发生着类似的事情,一样有为了每月27英镑而累晕倒在机器旁边的人。
为什么富士康事件发生在中国而不是日本或者印度?因为我们的人力资源比日本廉价,比印度便于管理,我们代表了全球IT产业链中的最下端,所以我们只能用10亿件衬衫换人家一架飞机。
中国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但是,人力资源优势并不意味着对人性可以不尊重,不意味着可以践踏《劳动法》,我想我们更应该谈论的不仅仅是IT,而是在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中,人力资源优势与人文关怀如何通过社会体系来进行平衡。在这一平衡体系的构建中,政府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除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外,对这一问题的监管必须加强。
张晓丹:《中国电子商务》杂志副主编
有人获得,有人流汗。
苹果说“誓要保证产品供应链工厂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保证工人获得其应有的尊严,保证生产过程对当地环境负责。”但苹果没说,工人该获得怎样的尊严?
是与付出劳动成比例的报酬,还是和美国蓝领同样的福利,或者基本的工作、生存权利?
未来学者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作者,在他的新作《财富的革命》中指出,中国如何应对财富浪潮之间的冲撞,会对全世界人的工作、投资组合、产品以及孩子们所穿的衣服和使用的电脑产生影响。
苹果“劳工门”事件背后,恰恰是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以国家为主题的财富浪潮之间的冲撞。冲撞的一方,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财富体系;另一方,是尚在工业化阶段初期挣扎的中国财富体系。
庞大的劳工储备,决定了无数离开土地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获取与他们付出成比例的回报,甚至连基本的工作生存权利都无法保障。
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由装配车间到世界工厂前进的道路上,付出的类似沉重代价,只能依靠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给予民众平等社会保障待遇的实现。也惟有如此,才能“让工人获得其应有的尊严”。
(以上个人观点,不代表发表者服务之公司立场。如需转载,请标明来自《国际航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