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未宏报道
在“后产业集群时代”,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将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发展区域优势并融入到世界的产业链中,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此,《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国强。
陈国强所长指出,我们现在服装产业的提升,是产业链的提升和产业集群提升的综合。就我个人认为,应该重视以下4个问题:
一、空间重构。即产业集群地的重新配置问题。从产业链观点来看,以西部、中部、东北和华南为主,我们可以形成几个大的纺织服装中心,改变目前“沿海重,中西部、东北轻”的现状。以日本的消费品市场为例,是以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块来划分。各地区功能并不雷同。东部沿海可以以研发时尚为主,兼顾功能。西部则以功能为主,兼顾市场等等。
二、区域协同。即产业服务化的问题。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规模下的一村一品,是最原始最初级的。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协同产业集群区与集群区之间的关系。以浙江省为例,应加强全省范围内的产能协同,达到全省的产业集群状态。
三、要素的完善。加强产学研的互动和一体化,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链要素的完善。集群应该和研究人才相结合,创新院校与产业的互动。以前主要是以加工为主,缺乏中介组织与院校的设计、研发、检测中心等。由于成本太高,以县或镇为单位的产业集群不可能满足所有现代产业集群上的所有要素。
四、结构提升。转变集群集中于制造环节的现象,实现产业服务化,将集群提升与产业链完善结合起来。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上属于加工型,应该往高端走,把制造延伸到设计、销售等高端服务,这必然会使一些新兴的物流形态涌现出来,会形成各个专业类型的公司乃至政府与协会共同打造的一个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