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调控之下房地产投资何去何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 06:1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王其明 谢红玲

  嘉宾: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张国正(戴德梁行执行董事)

  陈联明(浙江三林控股集团总裁,证券房产两栖投资者)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股市、汇市及黄金价格都在上涨,而房地产调控风暴又再次来临,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很可能出现下降,那么部分资金会不会由此流出,转移到新的投资市场呢?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个人及企业的资金,在房地产与其他投资渠道之间,作出何种选择更为合理呢?

  钟伟:

  楼市有风险 股市有潜力

  从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存贷款差额高达9万多亿元,存多贷少,货币流动性过剩,3万亿元资金没有出口,急需选择流动方向。那么,今后资金流动的趋势会是怎样的呢?我认为:

  金市:已在历史高位,风险大,流动性差,入市门槛又高,投资应更加谨慎了;

  汇市: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炒汇和个人理财收益可能会被升值抵消大半,甚至有些外币理财工具用人民币衡量是亏损的;

  股市:因为去年处于历史性底部,所以股票和基金在今年短短半年时间内综合指数上涨60%以上,今年每天开户量在3万户,平均每户资金额在5万元左右,分流了一大部分流动资金,目前看仍极具投资潜力;

  楼市:是吸收过剩资金的主力,但今年出现房价持续上涨而销量不见增加的价量背离现象。开发商的销售回款和订金收入在减少,土地出让速度在加快,有点儿像新股排队上市,但需求增长在变缓。该现象意味着2006年楼市风险在上升,投资也应该慎重选择不同的产品。

  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货币化过程,中国居民持有的财富是注水的,因为每发展10年我们的货币量增加10倍,这些注水的财富一定会流向一定的市场,比如股票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

  张国正:

  投资者偏好不同 资金流向变化有限

  就投资市场而言,不动产投资者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而股市、汇市、黄金市场的投资者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短线投资,这两类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不同,后三种市场的变化,对不动产投资者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偏好影响不大。

  今年股市、汇市、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扬,主要归因于多方面的利好因素,比如股改的进一步深化、IPO管理办法的出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及全球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旺盛。对于理性的外资来讲,他们的投资组合会按照自身对风险偏好的不同,在每个投资市场都会有一定的投资比例。他们依然长期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而目前的市场状况表明,外资投资在持续上扬,整个投资组合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就房地产投资本身而言,由于全球市场资金充裕,海外资金将继续觊觎中国内地优质的全幢物业。然而,由于国内投资热点城市如上海及北京等地的优质物业已愈来愈少,投资回报可能会因为成交金额提高而下降。限于此,资金或许需要透过其他途径,如收购一些表现欠佳的物业,或转移至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二线城市,以物色合适的投资机会。

  陈联明:

  个人短线资金流向股市 企业长线资金仍投地产

  1999年时我在国内一家知名

证券公司当副总,当时股市非常繁荣,不过也充满浮躁和风险。所以,我离开了证券业转投
房地产业
,但平时依然一边做房地产,一边关注股市。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认为比起房地产市场来,股市投资机会更大。因为房地产市场暂时不会再向上走,所以股市向上走的机会更大。我现在又投资买股票了,据我所知,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从房地产行业进入证券业,进入了股市。

  从个人投资者角度看,现在股市比楼市投资机会大;但从企业角度来说,股市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投资别人的企业,后者是投资自己的企业。股市投资有代理人委托风险,香港人称之为“地雷股”,随时可能有一个“地雷”爆炸,而自己投资房地产,做房地产开发,更有把握一些。

  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得回报。从资本回报的角度看,还是楼市高,比如1亿元投资股市,能赚3000万元就很好。但是,1亿元投资房地产,赚3000万元是起码的,赚1亿元也正常。而且房地产投资可以利用财务杠杆,通过预售等手段,让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从长期来说,国内房地产市场还是很好的,长线房价也一定会上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