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信贷助力地产虚火 警惕信贷资源过度集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 01: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信贷投向的实证分析

  文/才宏远 王新华

  当前货币信贷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宽货币、松信贷”的金融格局初步形成

  2006年4月末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4月的贷款增长态势改变了2005年“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格局,初步形成了“宽货币、松信贷”的金融格局。

  (二)宽松的信贷投放为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提供了资金来源

  今年前4月的新增贷款规模(本外币)比经济过热的2003年、2004年同期分别高出5436亿元和6340亿元。宽松的信贷投放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为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提供了资金来源。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总规模同比增长35.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5.3个百分点,其中来自贷款的资金同比增速由上年底的19%升至3月末的33.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9.6个百分点。

  新增贷款投向分析

  (一)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较多,增量占比逐步提高、中长期贷款有所增加,但增量占比呈下降趋势,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及中长期贷款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量同比增速以票据融资为最快,短期贷款次之,再次为中长期贷款。

  (二)从贷款币种来看,人民币各项贷款投放较多,增长较快,基建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与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占比逐月上升,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有所增加,比上年同期增量减少,外汇贷款增量比上年同期减少,增量同比增速自年初来连续4月保持负增长的态势。

  前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为1.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943亿元,增量同比增速为79%;外汇各项存款首次出现了自2004年5月以来的连续4月同比负增长的态势,今年1-4月外汇存款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4%、-2.4%、-2.4%和-3.0%,外汇各项贷款前4月增量为58.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少增加60.3亿美元,外汇贷款增量同比增速1-4月分别为-84%、-74%、-60%和-51%,保持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开工项目较多,基建投资增长加快,而基建贷款是基建投资重要的资金来源,基建贷款投放增多,增速加快有力地支撑了基建投资的强劲增长。

  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各商业银行也相应加强了住房贷款风险控制,发放住房贷款的步伐有所放慢,数据表明,4月份,个人消费贷款累放额为3465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发放360亿元,同比增速-9.4%,出现负增长态势,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个人消费贷款累收的速度不断加快,今年1-4月,个人消费贷款累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2.8%、14.8%、17.3%和33.1%,个人消费贷款累收速度加快和累放速度负增长的共同作用使得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少增的趋势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外汇存款余额增速和外汇贷款增量增速连续4月保持负增长。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外汇各项存款同比增速逐月下降,在2005年11、12月有所反弹,接下来就是今年1-4月的连续负增长,外汇各项存款的负增长表明各经济主体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在不断走强。

  (三)从放贷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贷款投放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贷款投放增加较多,第二产业中,贷款投放增加较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和电力,第三产业中,贷款投放增加较多的行业为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第二产业中,贷款投放增加较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和电力,其贷款增量分别为2558亿元和894亿元,第三产业中,贷款投放增加较多的行业为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其贷款增量分别为1288亿元、1160亿元和874亿元。

  (四)贷款主要投向分析

  1. 东北区域相对不良贷款率较高

  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东部区域,并且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贷款增量所占份额较高,贷款增量增长较快,国家实施产业倾斜政策的地区贷款投放增加较多,各区域的不良贷款比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金融机构的当年结益增长较快,各区域潜在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为了反映贷款投向的区域结构状况,我们将全国分为东北、东部、中部、西北和西南等五大区域。

  为了监测各区域在信贷增长较快形势下的信贷风险状况,我们设计了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相对不良率、区域风险集中系数等综合指标来进行测度。

  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指标是用各区域的中长期贷款增量除以该区域各项贷款增量计算得到,该指标值越大,说明该区域发放的中长期贷款越多,潜在的信贷风险越大。相对不良贷款率指标是用各区域的不良贷款率除以全国的不良贷款率计算得到,该指标值大于1,说明该区域的贷款资产质量状况要比全国的贷款质量平均水平差,该指标值小于1,说明该区域的资产质量状况要好于全国的贷款质量平均水平。

  区域风险集中系数是将各区域的信贷投放占比与各区域的投资额占比进行对照,该比值等于1时,说明该区域信贷占比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发展取向基本一致,当比值大于1时,说明银行信贷资金相对集中于目标区域,当比值超过2时,信贷资金因过于集中在目标区域而使区域整体信贷风险上升,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长期贷款,另外,近几年由于各项贷款受票据融资波动影响变动较大,因而,我们在实际计算区域风险集中系数时,是计算各区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比值。

  一季度,全国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下降了0.09个百分点,各区域的不良贷款率水平与上年末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较大的依次为中部区域、东部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和东北区域,其下降的百分点分别为0.208、0.093、0.052、0.048和0.022。前4月,全国金融机构的当年结益同比增长60%,各区域的金融机构当年结益除东北区域亏损外,其他区域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东部区域金融机构当年结益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

  贷款投放快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和金融机构收益的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贷款投放快速增长背后蕴含的信贷风险。从贷款投放的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较高的地区有重庆、上海、北京、新疆、广东、贵州、广西、青海等,分别为81.6%、76.3%、72.6%、68.2%、68.1%、67.2%、64%和63.5%。相对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区域仅有东部区域,其值为0.67,西南区域的相对不良贷款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其值为1.03,东北区域的相对不良贷款率最高,其值为2.26。相对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且其中有6个省属于东部区域,这表明我国整体信用环境还不够好,金融机构在贷款投放增长较快的时期要注意防范区域信贷风险。

  各区域的区域风险集中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其值分别为2.14、1.48、1.04、0.98和0.74,区域风险集中系数超过2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黑龙江、宁夏、北京、青海、吉林、西藏等,其值分别为4.65、3.29、3.01、2.72、2.69和2.54。

  2、东西部中长期贷款侧重不一

  各区域中长期贷款投向的前五位行业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区域主要投向房地产行业,中西部区域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生产等行业,全国和各区域的中长期贷款投向的行业集中度都比较高,其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东北区域、西北区域、中部区域、西南区域和东部区域。 一季度,全国中长期贷款增量为5338亿元,贷款增量同比增长18.4%,贷款投向前五位行业的贷款增量为3921亿元,余额占比和增量占比分别为57.7%和73.5%。

  3. 电力和公共事业行业投资趋热

  从中长期贷款投向重点监测行业的分布情况看:全国老五热行业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房地产行业,新五热行业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电力和公共事业行业,产能潜在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电力生产行业,各区域中长期贷款在过热行业和产能潜在过剩或过剩行业的投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电力、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煤炭开采及洗选行业等行业,各区域中长期贷款在重点监测行业贷款投向情况存在一些差异,但差异不大。

  一季度,全国投向老五热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和汽车制造等五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量为1140亿元,老五热行业投放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较多,其贷款增量和增量占比分别为1109亿元和20.8%,投向新五热行业(包括电力、交通运输业、公共事业、医院、学校等五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量为2562亿元,新五热行业投放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和公共事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较多,两者贷款增量和增量占比分别为2360亿元和44.2%,在产能潜在过剩行业中,电力生产行业贷款投放较多,其贷款增量和占比分别为803亿元和15%。

  (五)三大经济圈房地产信贷均较高

  为了监测贷款投向热点地区的情况,我们选取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三大都市经济圈,共33个城市作为监测对象。其中,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包括上海、江苏省8个地级市、浙江省7个地级市,共16个城市,珠三角都市经济圈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等9个地市,京津冀都市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8个地市。

  一季度,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4.59%、14.60%和13.62%,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占全国的40%,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各项贷款余额的份额分别为21.9%、10.1%和20.1%,各项贷款余额合计占全国的一半。

  1. 长三角都市经济圈信贷风险相对较低

  一季度,长三角都市经济圈贷款增量为3184亿元,占全国贷款增量投放的24.8%,贷款投向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增量分别为1185亿元、1339亿元和670亿元,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长68%,增长最快,珠三角都市经济圈贷款增量为3798亿元,占全国贷款增量投放的29.6%,贷款投向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增量分别为652亿元、172亿元和186亿元,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长95%,增长最快,京津冀都市经济圈贷款增量为1225亿元,占全国贷款增量投放的9.6%,贷款投向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增量分别为588亿元、189亿元和399亿元,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长53%,增长最快, 三大都市经济圈贷款投放增量占全国的64%。

  贷款投向各都市经济圈的总体情况:三大都市经济圈贷款投放较多,贷款增量合计超过全国贷款投放的一半,票据融资同比增速最快,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区域信贷风险相对较低,珠三角和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信贷投放有过于集中的风险。

  三大都市经济圈在信贷投放较多、较快的形势下,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金融机构当年结益同比增长较快。一季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不良贷款率分别同比下降3.0、7.6和3.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当年结益同比增速分别为18.7%、75.2%和40.1%。

  从三大都市经济圈贷款投放的风险情况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中长期贷款增量与各都市经济圈贷款增量的占比分别为37.2%、17.%和48.0%,中长期贷款增量的期限结构均保持在合理水平内,相对不良贷款率除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外,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经济圈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经济圈相对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35、1.14和0.62,珠三角和京津冀都市经济圈的区域信贷风险集中系数分别为1.64和1.85,均大于1,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区域信贷风险系数为0.82。由此可见,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区域信贷风险相对较低,珠三角和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信贷投放有过于集中的风险。

  2. 三大都市经济圈中长期贷款较集中于房地产业

  一季度,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中长期贷款投向老五热行业的增量分别为344亿元、166亿元和202亿元,其贷款增量占比分别为33.7%、22.1%和39.3%,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16.1%、12.3%和12.9%,三大都市经济圈均以房地产业拉高了整个老五热行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量占比和余额占比,中长期贷款投向新五热行业的增量分别为290亿元、315亿元和29亿元,其贷款增量占比分别为28.4%、41.9%和25.8%,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22.5%、25%和18.3%。

  从中长期贷款投向的前五位行业来看:三大都市经济圈中长期贷款投向的前五位行业集中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贷款投向高度趋同,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经济圈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较多,增量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一,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同比增速较快,有力地支持了第三产业发展,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中长期贷款投放的行业集中度最高。

  3. 交通运输、公共事业行业趋热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投向新五热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和公共事业行业,其交通运输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分别为10.5%、17.9%和12.5%,其公共事业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分别为9.5%、17.4%和6.9%,在产能潜在过剩行业中,京津冀都市经济圈投向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较高,其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为17%,在其他重点监测行业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投向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相对较高,其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分别为4.3%、4.1%和2.6%。

  商业银行或将收紧房地产开发贷款

  今年前4个月,贷款投放较多、增长较快主要由于以下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开工项目较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各经济主体信贷需求旺盛,二是金融机构资金宽松、流动性过剩,面临较大的资金运用压力,为提高收益,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意愿增强,贷款发放增多,三是2005年底各金融机构为配合央行的窗口指导将部分项目储备延迟到今年初发放,四是票据贴现利率远低于短期贷款利率,加之票据贴现对金融机构来说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见效快,因而,前4个月票据融资增长较快。

  未来几个月,我们认为,贷款增长会有所放缓,全年的贷款投放会呈现前快后慢的增长态势,转折点估计在6、7月左右。对贷款增长未来走势的判断主要基于如下几点理由:其一,去年底央行窗口指导压缩的部分贷款需求已经在今年初释放;其二,金融机构贷款“早投放、早收益”已成为常态,一季度成为贷款集中投放期;其三,目前股市活跃,社会资金分流,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压力会有所减轻,贷款投放速度将会放缓;其四,央行4月27日的窗口指导和4月28日提高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其五,“国六条”的出台和宏观调控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相继实施,将会有效地遏制房价进一步上涨,为规避政策风险,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发放将更趋谨慎;前4个月由于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提升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使房地产开发商能承受更高的财务成本筹措资金,而从资金的供应方商业银行来看,房地产开发贷款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的形势下,贷款周转较快,商业银行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意愿增强。

  今年1-4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房地产贷款构成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占比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逐月上扬,其值分别为36.8%、37.4%、37.9%和38.4%,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逐月下行,其值分别为55.3%、54.7%、54.2%和53.7%。

  房地产贷款构成的变化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虚假需求,房价存在一定程度的虚高。一般来说,当房价上涨远远超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一方面使得消费者购房意愿减弱,个人住房贷款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商品房需求下降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商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凸显,为了配合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进一步控制房地产市场信贷风险,商业银行有可能会收缩房地产贷款的发放。其六,上市商业银行和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为应对资本充足率的硬约束,今年下半年必将控制贷款等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

  警惕信贷资源过度集中

  根据目前的信贷投向特征及对未来信贷走势的判断,我们提出如下三点政策建议:

  一是继续贯彻落实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均衡增长,优化货币信贷结构。信贷政策对投资以稳健为主,防止信贷资源向过热行业和热点地区过度集中,注意当前消费信贷增势减缓的趋势,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信贷品种,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在拉动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

  二是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形势,跟踪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信贷增长的变化特点,加强对货币信贷政策效应的监测,重点关注信贷投向的期限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加强信贷投向的风险提示,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作用,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合理投向,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三是金融机构应加强自身的资本约束,努力拓宽资产运用渠道,控制风险资产过度膨胀,及时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保证信贷的合理投向。

  (作者单位: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声明:本报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无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