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发展优质小麦是一种战略失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23:34 东方今报

  来源:东方今报东方财经周刊 财经主笔 王治国

  小麦产业链研究是一个宏观而复杂的命题。其中,既涉及国家宏观政策、小麦的价格及供求关系变化,也涉及中间面粉加工环节的整合和下游食品工业的发展走向。

  5月17日,在郑州举办的“2006中国小麦产业链发展论坛”上,专家们对此进行了充
分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了诸如“优质小麦”的定义误区,建立我国的小麦标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明确了以食品加工业的需求指导小麦种植业的方向是小麦产业顺畅发展的必然趋势等旗帜鲜明的观点和诚恳的建议。

  ○“优质小麦”的定义误区

  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中点击“优质小麦”字眼,出现的网页有几十万个。

  尽管大多数人对“优质小麦”的概念还停留在望文生义的地步,但这种说法已为大家所熟悉。即便在业内,也很少有人去探究这一提法是否值得商榷。

  5月17日,在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组织举办的“2006中国小麦产业链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李里特旗帜鲜明地表示,我国目前对于优质小麦的定义存在方向性问题,已在相当程度上误导了小麦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对于“优质小麦”的定义是指适用于加工面包的高筋小麦和适合加工饼干、

蛋糕用的低筋小麦,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小麦属于适合加工馒头、面条等传统主食的中筋小麦。

  李里特表示,东西方由于农业背景、饮食文化不同,对小麦的利用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国家对小麦的利用主要是以烘烤为主的面包类食品,中国则是以馒头、面条等以蒸煮为主的面制品。两者对小麦品种、面粉品质及加工技术要求也大不相同。

  李里特说,占我国面粉总消费量80%以上的中国传统面制主食是中国小麦产业的支柱,“中国的地理自然环境和优势中筋小麦品种应当成为我们思考小麦经济的原点”。

  事实证明,中国过去总想把振兴小麦经济的思路定位在发展面包和西式糕点上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我国国情,而且阻碍了我国小麦产业乃至主食产业工业化进程。因为其所消耗的面粉只占国内面粉消耗量的4%~5%,而占面粉消费量80%以上的馒头、面条、饺子等中国传统面食的工业化,才是中国小麦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李里特说。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麦标准体系迫在眉睫

  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以河南为主体的黄淮海地区生产的中筋小麦,被农业专家誉为全球范围内最好的、最适合生产中国传统面制主食的小麦,“适合即是优质”,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李里特在内许多业内专家的认同。

  “经过十多年的推广,所谓的高筋优质小麦的品质现状并不容乐观,低筋小麦品质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中国老百姓现在并不想种所谓的优质小麦,种出来卖不上好价钱,对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也是一种挫伤。”李里特说。

  李里特称:“其实在国外并没有优质小麦之说。我也说不清楚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鼓励发展高筋优质小麦,总感觉糊里糊涂的,无条件地走西方国家食品工业化老路,难免‘替他人作嫁衣’。”

  在他看来,一味地发展所谓的优质小麦,是一种战略错误,其后果是造成中国主食市场畸形。

  李里特说:“我反对‘优质小麦’的提法。与其他行当一样,我们应当提倡小麦的规格和标准,而不是以优劣论长短。以馒头来说,我国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真正实现工业化,就很难建立符合我国消费特点的小麦规格标准系统。”

  在欧美,为保护农民利益,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市场特点建立基于本国的规格标准体系,以此影响国际标准,使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有利地位。并且,为加大向我国出口小麦,欧美国家已经着手调查我国的馒头品质和做馒头用的小麦的评价标准。对此,李里特认为,建立我国的小麦标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实施

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真接受采访时说,长期以来,我国小麦产业链存在需求倒置现象,即制粉行业与小麦生产的需求倒置,制粉行业与面制食品工业的需求倒置。不是依据制粉企业的要求来进行小麦育种和种植的,这种情况使国产小麦面粉的品质长期无法提高。同时,制粉行业不是以食品加工企业所要求的指标为生产标准,这对食品工业化发展极为不利。

  发展主食产业化,通过提高产业链终端食品的附加值,逐步建立“食品-面粉-小麦”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型的小麦产业链,将真正发挥出我国小麦的优势,拉动小麦价格,提高面粉加工业的利润。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称,国家也要确立一定时期粮食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和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如粮食总产量、粮食自给率、耕地面积、粮食安全储存量、粮食进出量等。这样,相关职能部门才能根据总体目标来安排各自工作,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权威的、专家型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心势在必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