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国务院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 > 正文
 

房地产调控面临空前难题 行政手段更为直接有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由于房地产价格“高烧不退”,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呼之欲出。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并提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所以在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时,既要考虑到具体效果,又要防止给相关产业带来严重冲击。在房地产市场中,主要矛盾是由于房地产价格过高,供需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问题。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居奇;另一方面消费者却没有能力购买自己的住房。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大信息供给。具体而言,政府必须督促房地产开发商及时披露房地产供应信息、督促市场交易部门公布房地产交易价格、政府有关部门搜集分析整理房地产需求信息,并且在政府公报或者法定刊物上及时加以发布。只有增加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才能有效地遏制少数不法房地产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蛊惑人心的行为。

  同时,政府应针对城市常住居民的房屋需求,重新制定城市规划方案,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区,以较低的价格公开出让土地使用权,并且通过招标方式邀请具有

房地产开发资质、社会信用良好的企业,进行城市公共房屋建设。由于政府可以有效地控制房地产建筑成本、交易成本,所以城市房地产供给大大增加,居民购买公共房屋的能力大大提高,城市房地产供需之间的矛盾就会大大缓解。

  税收信贷杠杆虽然能够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各个环节利益分配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中央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却不提高存款利率,反而会使一部分消费者负担加重。各国的房地产税收政策主要在房屋保有期间发挥调节作用,在商品房销售环节增加房地产税,有可能让消费者雪上加霜。

  从短期来看,政府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房地产市场信息供给,改善城市规划方案,提高公共房屋供给方面。从长期来看,政府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制定房地产税法,加大城市房屋保有期间的成本,并且通过提高贷款利率,遏制房地产行业投机炒作的势头。

  正如外界所报道的那样,在新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面临着空前难题。如果社会经济关系出现扭曲现象,那么宏观调控政策很难有效发挥作用。在房地产市场就是如此。由于房地产

开发商既可以通过房地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又可以要求建筑承包商“垫资进场”,从而减轻风险,还可以通过预售商品房提前获取利润,所以,开发商利润丰厚。如果政府在未充分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法律关系情况下,而期望通过提高房地产市场的经营成本,解决房地产市场过热的问题,那么到头来,反有可能使少数开发商从中得利,却让广大消费者雪上加霜。

  我们的具体建议是,通过增加政府房地产市场信息供给,盘活现有城市房地产存量,尽快缓解房地产供需矛盾。中央政府应当提请全国人大修改制定城市规划法,将各城市的规划方案张榜公布,然后,督促地方政府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城市公共房屋建设。在条件许可的地区,应当增加社会公众监督。

  总之,各级政府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从增加房地产信息供给入手,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稳步发展

房地产业

  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大环境下,行政手段比经济手段更为直接有效;增加信息供给比间接采取信贷调控措施更为有效;完善城市规划比征收房地产税更为有效。只有盘活存量,增加政府房地产供给,房地产市场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当然,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认真研究房地产市场中的各种关系,检讨过去房地产管理政策,理顺房地产市场各个环节的法律关系,确保房地产企业权利义务平衡,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商品房的需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