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地方政府的GDP情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隐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 13:22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中国信贷风险论坛 信贷风险分析师 祁鑫

  内容提要:在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如果不改变如果GDP的业绩评价体系,地方政府自行配置经济资源的空间太大,一旦不注意控制,经济就会出现过热。地方政府的“经济理性”通过投资拉动GDP快速增长进而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而 GDP的业绩评价标准不过是加重了地方政府追求GDP的“政治理性”。如果听任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间的互动,而像今年一
季度这样放贷的话,几年后银行将再次面临不良贷款大规模产生的困境。

  4月25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第一季度经济统计数据:2006年全省第一季度GDP达433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2%。第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6.7亿元,同比增长40.1%。山东省的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远远超过全国水平(分别为10.2%和27.7%)。如果全国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暗示

中国经济已出现过热的苗头,那么山东经济的发展就接近全面过热了,但是山东省统计局认为,这是“承接了近几年的良好增势”。

  伴随着投资的剧增,山东省的贷款数额也增长迅速。截至3月底,山东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4191.9亿元,比年初增加988亿元,同比增长34.4%。同时,存款也比年初增加1479.8亿元,同比增长49%。

  最近各地方政府发布了本地的“十一五”规划方案。与全国规划的7.5%相比, 部分地区的GDP增长目标大大提高:北京、上海和广东为9%,河北和辽宁是11%;天津和内蒙古分别是12%和13%。很多地方还是在追求高GDP增长,把“发展”理解成为“高速度”。

  这些数据表明,在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如果不改变如果GDP的业绩评价体系,地方政府自行配置经济资源的空间太大,一旦不注意控制,经济就会出现过热。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今年“两会”上曾披露,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

  按照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具体到中国的现实,中央政府一方面要追求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充分就业等经济社会目标,另一方面还要追求国民的政治支持这个政治目标;地方政府同样如此,不同的是对于辖区居民的政治支持而言。不断上涨的GDP也就成为实现公共与个人双重价值的最佳手段。

  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更有制度方面的深刻原因:改革开放后最初的十余年,在“放权让利”的指导思想下,地方政府包干财政,逐渐减少对中央的依赖,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权进一步加快,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进一步加强;其次,中国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压低要素价格来提高收入;再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分配不均,地方政府事权大和财权小,地方政府的社会、医疗保障和教育支出负担较大,因此总有增加财政收入的激励。

  在上述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的“经济理性”通过投资拉动GDP快速增长进而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而 GDP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标准不过是加重了地方政府追求GDP的“政治理性”,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而已。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虽然GDP过快增长显然受到地方政府的直接推动,但建设资金却是银行提供的。目前地方政府对银行虽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贷款高速增长主要原因由于银行资金过剩的窘境。2005年底,整个银行业的存差已接近10万亿元。一季度,全国银行业贷款新增已经达到12830亿元,其中工行新增1144亿元,农行新增1640亿元,中行新增739亿元,建行新增2487亿元,四大银行贷款新增合计为6010亿元,大大超过了四家银行的原定计划进度。按照计划,今年工行贷款新增2500亿元,农行新增3000亿元,建行新增2900亿元。贷款猛增的背后存在着不良贷款大规模增加的隐忧。

  过去半年多来,各家国有银行都热衷于和地方政府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辄几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授信支持。其中最突出的是建行,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与很多地方政府签署了总额超过1万多亿元的贷款授信,农行和工行也有类似的举措。

  在中国政治经济格局和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对GDP高速增长的依赖和银行过剩资金寻找出口的冲动结合造成了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奏效。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一周年,换来的是各地
房价
的报复性上涨,就是典型例子。银行的状况更不乐观,若果不考虑财政剥离的因素,过去两年来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绝对数额一直在增加。如果像今年一季度这样加大贷款发放力度的话,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实质改善,几年后银行将再次面临不良贷款大规模产生的困境,这对银行体制多年改革的成果也是无情的讽刺。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