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油市场需引入竞争机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14:18 深圳商报 | |||||||||
航空煤油价格上涨,已经让老百姓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先是买机票要征收燃油附加费,然后燃油费涨价,连一百来块钱的婴儿票,都要加收60元燃油费。当然,压力更大的是航空公司,不断上涨的航油价格大大压缩了航空公司的利润空间。几天前,东航、国航、南航、上航的高层一起与中航油高层会面,要求降价。 显然,独家垄断国内机场航油供应的中航油已成为众矢之的。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
这种质疑首先来自奇高的航油价格。业内人士曾做过一个统计,我们的航油价格,比新加坡高出一倍半,比日本要高出60%。高价航油大大增加了中国航空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国航为例,航油成本占飞行成本的30%,占总成本的20%,而国际上的平均水平是,航油占飞行成本的13%-18%,占总成本的8%-11%。在“非典”期间,一些国际航线旅客骤减,但国内的航空公司仍然选用并不经济的大飞机,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在国外机场可以多加一些便宜航油。 为改变这种状况,民航总局新近出台了《航空煤油销售价格改革方案(试行)》。以前,中航油的进销差价统一为480元/吨,现在,航油公司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供油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执行不同的航油进销差价。新政实施之后,浦东机场等地的进销差价已降到两百多元,但是,相对于五千多元一吨的高油价,新方案的作用有限。如今,民用航空的许多领域都已实现市场化运作,航油供应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竞争。 从国外的状况来看,像中国这样由一间公司垄断航油市场的情况,在航空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纵观全球机场航油供应模式,大体可分为欧洲、美国、亚洲三种,即欧洲的“专业经营”、美国的“寡头把持”和亚洲的“混合供油”经营模式。 欧洲国家的“专业经营”模式,机场的供油设施由多家石油公司或石油联盟共同投资兴建,组成“联合油库”。加油服务则由机场通过招标选择供油商。 美国的“寡头把持”模式则有所不同。美国绝大多数机场的航油供应由不多的几个石油寡头控制,其它供油商很难插足。但是,因为寡头之间存在竞争以及航空公司参股供油商等原因,寡头也不能垄断. 香港机场被称为“开放机场”,它的航油设施对任何一家供应商敞开大门,供应商只需支付一定的租金即可使用其设施。所以,香港机场最多时有十几家供油商,谁的航油便宜,航空公司就向谁购买。 可见,航油市场的开放与竞争才是降低航油价格的良药。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2006年中期将开放石油批发市场,虽然对航油市场的开放没有具体规定,可是,从航油对民航业发展的制肘来看,现在这个高油价时代是引入竞争的良机。 作者:苗凡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