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燃料甲醇扩张冲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12:18 中国科技财富

  天然气涨价使中国有机会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甲醇转移产能,而推动国内甲醇燃料替代燃油的行动能否成功,将直接决定目前大规模的甲醇项目投资未来的命运。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全国有大约几十万吨的甲醇不明去向,而专家估计这些失去踪影的甲醇已经作为替代燃料,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车辆的油箱。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用甲醇燃料替代燃油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大规模应用,原因是甲醇燃烧后会产生一定的有毒气体,从而危害环境。而对于有害气体的问题能否通过技术手段得以解决仍然众说纷纭,因此目前国内仅在山西、河南等少数富煤省份进行试点,每年的用量也不过在几万吨左右。

  另外一方面,由于甲醇的成本与目前价格高企的原油相比,具有极强的经济合理性,所以很多企业通过非正规渠道向燃油当中添加甲醇,使得实际使用的燃油替代甲醇数量要大的多。

  也是因为制造成本相当低廉,同时原料之一的煤炭储量极其丰富,所以引得中国的富煤省份不遗余力的推动甲醇代油的运动。

  所谓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以由煤炭和天然气生产而成,而甲醇主要作为

甲醛,二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原料,但是目前其替代燃油的用途成为最大热点。如果按照原料来划分,可以大概分为气制甲醇和煤制甲醇,我国甲醇产能主要为煤制甲醇。

  富煤省的野心

  “把山西源源不绝的煤层气、炼焦废气等制成甲醇,当作清洁的汽车燃料,替代目前市场上的高价燃油,是历史赋予山西的机遇。”彭致圭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雄心勃勃地说。

  63岁的彭致圭是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领导组副组长。四年前,彭致圭的职务是山西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领导组设立于2001年,直到现在,这个工程的组长一直由山西省省长兼任,另外设两个分管副组长,分别由两名副省级干部担任——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省长工程”。

  有资料表明,山西焦炭产量去年超过8000万吨,一年排放的焦炉气达200亿立方米,“这些气体够全山西人用4年。”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一名研究员说。

  煤层气、焦炉气这类煤矿气体资源如今成了山西煤化工和能源界觊觎的宝物,但谁能想到,就在数年前,这些气体资源还被大多数人视为鸡肋。“如能充分利用这些煤气,每年至少可生产700万-800万吨甲醇,将催生和带动150亿元左右的全新产业。”彭致圭说。

  2003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山西省甲醇汽车领导组的一份报告上做了批示,建议发改委将醇燃料列入“国家替代能源发展计划”,并首先在山西进行试验和推广。“我们的优势在于成本,煤层气、炼焦废气几乎不要钱,即使用煤炭直接制取甲醇燃料,其生产成本也只有1200元/吨左右。”

  据彭致圭介绍,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1.5吨煤炭就可以生产1吨甲醇,即使是当前禁止燃烧的高硫煤,也可以直接制成甲醇燃料。更重要的,甲醇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表明,普通轿车使用掺烧比15%的甲醇燃料后,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比使用93#汽油分别降低23.2%和28.5%;面包车分别降低40%和36.7%。

  除环保外,推广甲醇燃料有助于缓解“油荒”——按目前中国每年消耗成品油1亿吨计算,掺烧15%的甲醇,就可替代1500万吨成品油。

  “山西要切甲醇汽油这块蛋糕,是由山西特色决定的。按照规划,到2006年,山西的燃料甲醇生产能力将达到365万吨,2010年燃料甲醇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左右。”彭致圭说。“甲醇替油”使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找到了煤炭综合利用及保护环境的最佳切入点。

  造“醇”运动

  在对煤制甲醇替代石油的无限憧憬下,中国富煤大省的造“醇”冲动不断显露。

  从2003年开始,兴建甲醇的冲动就已经非常强烈,当时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如今已经纷纷上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投资。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作为煤化工主打产品的甲醇重大在建项目超过20个,而拟建的大型甲醇项目更是达40个左右。这些项目动辄投资数十亿元,甚至是百亿元以上。如号称“全球首个”的神华集团煤制烯烃项目投资就达124亿元,其中间产品可年产甲醇80万吨;平庄煤业和中国泽楷集团共同在内蒙古赤峰市建设的160万吨/年甲醇项目投资额也高达80亿元;而河南融鑫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将建设的年产150万吨甲醇及下游产品项目投资更达到192亿元,其二期工程已经在去年10月份已经开始投产。上海焦化公司(华谊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拟在宁夏建设30万吨/年煤基甲醇装置,2005年上半年兴建,2006年初建成,并考虑以后使能力翻番,达到60万吨/年。

  随着近年来,我国投资甲醇的热情不断增加,产能呈现出一路上涨的局面。据统计,我国现有甲醇生产企业约180家,生产能力巳由1990年92.82万吨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528万吨。2005年新增产能约80万吨/年,总产能可望达到600万吨/年。

  天然气涨价助推产能转移

  除了燃料甲醇替代石油的巨大潜力外,中国出现甲醇投资热潮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看到了因为天然气价格上涨引发的世界甲醇产能转移给予中国的机会。

  目前,美国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已20多个月持续高位运行,从2003年初的4.2美元每百万BTU(英制热量单位)左右一路上涨,2005年1月更是达到了8美元的高价,几乎上涨了一倍。之后虽然稍有回落,但进入5月以后再次开始上涨,逼进了8美元大关。

  而国外大多数甲醇项目是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在天然气价格大涨之后,从经济上考虑这些项目已经失去可行性,所以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美国、欧洲等纷纷关闭本国的甲醇产能,转而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要。

  目前日本已经关闭了境内所有的甲醇生产装置,开始完全依赖进口;美国去年一年就关闭了180万吨的甲醇产能,剩余产能也在不断关闭之中;新西兰也关闭2套生产装置,总能力达97万吨;在欧洲,原来的甲醇生产大国如法国也因为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开始不断关闭本国的甲醇产能,据统计到2008年,全欧洲也将关闭约150-180万吨的甲醇产能。

  由于甲醇生产格局的变化将带来消费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发达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等已由过去的甲醇自产自给,转变为甲醇主要的进口国或地区,而加拿大、拉丁美洲、东欧(俄罗斯)、中东及非洲却成为甲醇主要出口国或地区。甲醇产品世界贸易量增长迅速,2000年贸易量已达l020万t,预计2005年贸易量将增加到1309万t,年均增长5.6%。美国2000年进口甲醇222万t,预计2005年进口量将达到286万t,年增长5.7%,西欧2000年进口甲醇324万t,预计2005年进口量将达411万t,年均增长5.4%;日本2000年进口甲醉244万t,预计2005年进口量306万t,年均增长5%;东亚(不含日本)2000年进口甲醇229万t,其中中国进口量130.6万t,预计2005年进口量将达305万t,年均增长6.6%。由此可见,东亚各国,尤其是日本、中国将是今后几年里甲醇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承接产能:中国VS中东

  由于中国盛产煤炭,因此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为中国大规模发展煤制甲醇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于是我们看到中国大规模的甲醇产能建设实际上是部分承接了来自欧、美、日等国转移出来的多余产能。

  但是由于中东富产天然气,价格在当地又相当的便宜,所以产能转移的过程中,亚洲的中东地区虽然自身并没有多大的需求,但仍然承接了相当部分的转移生产能力,形成了与中国争夺甲醇转移产能的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拉美特立尼达计划新建3套大型甲醇装置(80万t/a,97.5万t/a和170万t/a),总产能力达247.5万t/a;中东卡塔尔也将分别建设83万、t/a-l00万t/a几套甲醇装置;中东、东欧和东亚的某些国家也计划建设规模较大的甲醇装置;若这些计划都能实现,2005年世界甲醇总产能力将达到4500万t/a。

  记者在采访中,有些专家对国内甲醇投资热潮表示担心,因为这些专家认为在中东地区生产的气制甲醇由于原材料--天然气相当便宜,因此每吨甲醇的生产成本仅有40-60美元,加上运费也不到80美元;而中国的煤制甲醇的制造成本在1500元人民币/吨,从经济性上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主张抑制国内甲醇投资热潮。

  然而,同时也有一些专家表达了相反的看法,这些专家认为应该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甲醇未来的成本变化。中国目前甲醇生产成本较高的原因是规模普遍较小的原因,而新投资的甲醇产能大多大规模投资,生产成本必然下降,比如山西榆林地区的甲醇生产成本因为规模大而不到一千元。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据统计,全国现有甲醇生产厂家186家,但规模均较小,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仅有四家,合计产量235万吨,占总产量53%,而小级别、落后装置占相当数量。

  另外,中国富煤地如山西完全可以用煤炭废气生产甲醇。这里指的废气主要是煤层气、焦炉气等。这些资源几乎没有成本。而有资料表明,山西焦炭生产一年排放的焦炉气就高达200亿立方米。

  最后,就是天然气的价格变化。最近,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题为《亚洲准备面对液化天然气价格暴涨》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诸多原因的作用下,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可能在今后5年内至少上涨75%。

  文章援引美国檀香山一家咨询公司的总裁费雷敦·费沙拉基的话说,目前亚洲的天然气平均价格仅为4.5美元,而美国的天然气期货平均价格已达到了6.64美元,即使扣除了天然气液化的成本和运费后,也远高于亚洲现在的平均价格。

  虽然文章关于天然气价格暴涨的结论并不一定令人信服,天然气在美国和亚洲市场上的确存在着较大的价格差距,如果再考虑到天然气价格与

石油价格的同涨同跌效应,未来亚洲天然气价格就只可能是一路上行。而天然气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将会拉抬气制甲醇的成本,而几年后中国的甲醇生产热潮达产后,在产品成本上将可以与以中东为中心的气制甲醇相抗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