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欧盟双绿指令 家电业需环保升级占据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09:23 中国产经新闻 | |||||||||
CIEN记者 鲁菲 报道 限制中国机电产品进入欧盟的两项指令,让中国的家电企业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对自己的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 2006年,被我国家电行业称为“欧盟双绿指令”的《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简称
“欧盟双绿指令”直指中国 早在2003年2月,欧盟就颁布了《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WEEE指令规定:自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气电子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按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承担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ROHS指令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二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 分析人士指出,“双绿指令”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大型家用电器、小型家用电器、IT和通信设备、消费产品等10大类、近20万种产品,几乎涉及所有的电子信息产品,并且多是中国主要的出口电子电气产品,而中国家电协会的统计表明,中国出口欧盟的家电产品占家电出口量的30%。 “这两项指令的实施,将可能导致我国出口欧盟的家电价格上涨10%,成本上升的结果就是与国外产品相比竞争力下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这是对中国家电企业的最直接影响。 “一些达不到指令要求的生产企业和低技术产品将被排斥出欧盟市场。”另一位业内人士对CIEN记者说。 中国家电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电向欧盟的出口量已经占到总出口量的32%,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出口市场。他们预测,欧盟两项指令付诸实施后,约120亿美元的中国机电产品将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我国家电企业长期以来过分追求成本的降低,环保环节一向薄弱,因此目前面临的压力也最大。而多数外资企业本身对环保的控制比较严格,和国内的家电企业相比,它们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 中国企业争抢先机 进入2006年,无论从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还是从政府市场准入的要求来看,节能、环保都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无法回避的一个大问题。然而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下游渠道商实力膨胀,价格战越来越激烈、行业利润日趋微薄的背景下,中国的家电企业能否顺利完成节能化、环保化转型,抓住行业机遇,重新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CIEN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欧盟的“双绿指令”,中国的一些家电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海尔集团投入了近400万元在青岛总厂改造了3条液晶电视机生产线,推行了“零铅工程”; TCL也建立了3条符合欧盟要求的无铅生产流水线,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无铅焊接”; 中兴通讯为应对欧盟指令,已经在去年年底生产出国产第一款无铅手机,并开始销往英国。 康佳集团质量管理专家刘立在3月17日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5年开始,康佳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对莞康的两条生产线、安康的一条生产线和牡丹江康佳的一条生产线进行了无铅化改造,重点对回流焊、波峰焊等设备进行了升级。” 截至目前,这4条生产线已经整体改造完毕。“接下来,康佳还会有步骤地对其余生产线进行无铅化改造,未来的康佳彩电将全面与铅、汞等有害物质绝缘,最终全面实现绿色生产。” 刘立对CIEN记者说。 电子产品和生产线的绿色改造是对目前我国家电企业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业内人士测算,改造后,整个行业的成本会增加8%左右,而分摊到彩电制造企业身上的成本约有2%-3%。 对于成本的增加,刘立认为,康佳率先对产品和生产线进行的无铅化改造无疑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顺利拿到了彩电产品外销的通行证,同时也抢得了国内绿色彩电消费市场的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