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电力紧缺在体制 过剩也在体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马国川/文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行业的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今年电力供需进一步趋缓,但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缺口仍将存在,从区域看,华北和南方地区偏紧,缺口都在600万千瓦左右。

  记得去年有关方面的人士就不断提醒人们,2006年中国电力将过剩。但是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分析预测报告来看,2006年电荒还没有终结,电力市场“拐点也没有如期出现。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十一五期间电力市场供求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005年统计电力投产超过7000万千瓦,今明两年投产规模均可能达到8000万千瓦,按照这样的趋势,中国终将再次迎来一个电力过剩期。

  回顾二十多年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三次电力过剩期: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90年代末。而在每两个电力过剩期中间,都是电荒期。于是,中国的电力行业形成了一个怪圈:缺电、上项目、过剩、减少投资、又缺电、又上项目……中国的电力行业就在这样的的恶性循环中徘徊。而这种恶性循环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惊人的。浙江一省年缺电达750亿千瓦以上,直接造成GDP损失1000亿人民币。如果从2000年开始缺电计算,5年来拉闸限电给浙江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而据山西省电力公司预测,这个缺电并不严重的

能源大省,仅2005年的缺电损失也高达180亿人民币以上。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电力行业走不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关键在于现行的管理体制。目前,电力企业归国资委管,电力规划归

国家发改委管,对市场的监督归电监会管。这样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项目审批体制造成了电力需求与电力建设难以匹配。电力项目的审批程序极其繁琐,而电力建设还需要根据电源规划,但这些规划与市场实际变化差异很大,甚至相当混乱。常常是按照规划该建的电厂没有市场,而市场需要的电厂又未在规划之列。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例是,1998年国内出现电力过剩时,有关部门明文要求三年不许开工新的火电项目。其结果是,当年顶风上马电力项目的地方,现在电力供应相对缓和;而当年老老实实听话的地方,现在都在缺电。山东没有出现大面积缺电,谜底就在于没有执行有关部门的规定。

  可是,在问题面前各家管理部门都理直气壮:国电公司说,当初报项目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压着不批,现在电少了不能怪我,我又不在第一线;电网公司认为自己没有电厂,缺电了只能拉闸限电,总不能等着电网瘫痪;发改委称自己只管规划;电监会则事权有限,对大面积缺电鞭长莫及。结果呢,一切由老百姓和生产者埋单。

  在市场经济国家里,出现产品的相对过剩和短缺是正常的,但是我国电力行业多年徘徊在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惨重经济损失的情况,绝对是不正常的。种种失误仅仅是表面的、看得见的,中国缺电以及电力过剩,究其根源是体制性缺电和体制性电力过剩。因此,我们急需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否则,我国电力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在“缺电、上项目、过剩、减少投资、又缺电的恶性循环中徘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