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银行杀入保险:有限的冲击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4:19 《中国企业家》杂志

  尽管银行的保险公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挑战现有的保险领先企业,但真正考验国内寿险公司资产匹配与经营水平的时候不远了

  据媒体报道,交通银行已经原则上获准设立保险公司,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均在申请保险牌照。这几家中国最大银行同时准备涌入保险业,表面上似乎波涛汹涌,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变,但笔者则对目前银行巨头进入保险领域的短期前景感到审慎悲观。

  众所周知,这几家银行巨头进军保险,为的是实现混业经营,发挥银行与保险在销售网络、人力资源乃至资金方面的协同优势,拓展交叉销售,进而提高整个银行集团的盈利能力。而通俗一点可以解释为,他们也是在充分利用自己所处的政策优势,期望借此保险牌照发放放宽的时机,先拿到一张保险牌照,为今后集团发展拓宽外部空间。

  同时,必须注意到一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家银行都准备从零开始构建一家新的保险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银行业进入保险领域的通常做法都是采取购并的方式,因为这可以快速地弥补银行在保险领域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之所以中国的银行不愿采取这一方式,原因可能在于,银行可以购并下来的小型保险公司质资普遍一般。这些公司多数刚成立不久,部分公司甚至已经出现烂账。而对于相对成熟的大中型寿险公司——如新华、泰康,银行没有足够的收购实力。有媒体报道平安可能与建行合资成立专业保险公司,笔者猜想即便有这样的合作,也应该是仅限于银行保险领域。以

平安保险目前的市场地位,它不可能愿意让建行这么一个巨无霸深切介入全面寿险业务。同时,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应该离建行的设想甚远,因为这样一个机构充其量只是以往兼业代理业务的延伸而巳,显然并不能满足建行迈向混业经营的雄心。因此,除却与平安的可能合作之外,建行必然会自行创立一家保险公司。

  在目前的格局中,银行巨头进入保险业拥有的优势在于:雄厚的资本实力,可以承受长达数年的初期经营亏损;充裕的人才储备,主要是在资产管理与投资领域,加上近年来为保险做兼业代理积累的一些经验与人才;遍布全国的银行网络,为银行保险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为何银行均选择了先行进入寿险的原因。限于目前法规,银行巨头充其量只能成为其设立的保险公司相对大股东,不能实现控股。但随着法规的逐步放宽,资本实力雄厚的银行巨头将可以逐步提高其股权比例,最终真正将保险企业纳入自己的旗下,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业经营。

  但同时,进入先前并不熟悉的保险领域,对银行来说也是风险重重。首先,银行缺乏真正的保险专才,尤其是在精算、产品设计、寿险营销方面的人才。即便银行花重金聘请保险资深人士加盟,短期内也无法达到国内领先寿险公司的人力资源水平。人才的制约进而可能导致银行保险产品与市场现有产品的雷同,在拥有一支精干成熟的销售队伍前,银行将在销售方面遇到困难。其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银行可能主推的保险产品,即银行保险目前利润率已相当微薄。这意味着银行可能只会看到为数不小的现金流,但没有太多的利润。第三,在最初几年经营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其他股东是否还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与耐心继续留下来?若否,则股东的变动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银行开办保险公司,除了资金实力、投资人才和销售网点,并不比目前进入保险领域的其他国有或民营企业有多大的特殊性。可以预料的是,银行的保险公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综合实力上仍无法挑战现有的寿险市场领先企业,尽管保费可能会猛冲至非常靠前的位置。

  但即便如此,银行进入溅起的水花也可能让许多保险公司呛了水。银行保险已经占了目前全国寿险保费规模的约三分之一。几家银行巨头若以后停止代理其他保险公司的保单销售,多数寿险公司将面临保费急剧下滑的局面,现金流入骤降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危机。真正考验国内寿险公司的资产匹配与经营水平的时候不远了。

  (张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