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拦截暴富模式的绊脚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22:50 《观察与思考》杂志

  山东青岛 孙凤忠

  正是各地方政府那种始终难抑的投资冲动,为严氏以及类似严氏者“创富”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2006年春节到来之际,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央行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
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这意味着“黑马富豪”严介和“垫资为政府建造暂时无力上马的基础设施项目以从中获利”这一暴富模式,将遭受“拦截”。(2月6日《上海证券报》)

  该《通知》明确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要求建筑业企业以带资承包的方式建设新的工程项目。同时,也有一些建筑业企业以承诺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政府投资项目。上述行为,“严重干扰了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如今想来,历来喜欢自诩“与政府关系很好”的“黑马富豪”严介和,由于这一禁令的出台,这个年过得可能真的不很舒心。毕竟,其苦心自创的BT(建设—移交)模式,在其打拼天下、聚敛财富的过程中曾一度屡试不爽。

  不过我想,严介和的暴富模式是否会因此受阻甚或变得难以为继以及其本人过年是否舒心,这本身并不重要。说到底,四部委的此项禁令不可能是单单针对严本人及其旗下的太平洋建设集团,其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拦截”某种暴富模式,而在于表明了国家

宏观调控将在2006年继续,且目标和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重点控制地方政府盲目扩大
城市建设
规模,抑制或消除投资过热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以“拦截”带资承包方式,来顺利达到抑制投资过热的预期目的,似乎依然不容乐观。

  关注的视线且不妨回到严介和自创的这一暴富模式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严介和可能正是号准了地方政府急于改变城市面貌又苦于暂时缺少资金这种两难心态的脉,才横扫全国,顺利签得数千亿元的建设订单。问题的关键与核心,亦可说是其间的“绊脚石”,也许就在于此。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各地方政府那种始终难抑的投资冲动,为严氏以及类似严氏者“创富”提供了先决条件。

  而在当前

科学发展观始终还停留在口号上、尚未真正落地生根的情况下,通过投资来拉动GDP的增长,仍然被地方政府视为最便捷、最容易掌控的手段。更有甚者,大规模地举债搞城市建设,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所谓的“城市形象”。如此一来,即使“拦截”了带资承包这一方式,倘若地方政府那种政绩冲动所导致的投资冲动始终得不到根本而有效地遏制,问题真正解决起来就不会是一路坦途。

  而从四部委选择在此时发布禁令来看,明显是考虑到了地方政府今年大多换届、投资冲动可能更强烈于往年这一大背景,才对地方政府的“大干快上”出手“拦截”。这其实还明确无误地传达了一个信号,就是,2006年宏观调控的力度不仅不会衰减,且可能更会加强。这不仅关乎地方政府可能背负沉重债务负担并可能继而引发潜藏的金融风险,实则还关乎宏观调控的具体成效进而最终影响到宏观经济能否平稳健康良性发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