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三大因素助力福建省吸收外资水平迅速提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7:47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完成“十五”目标关键的一年,福建省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不断增强投资促进工作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水平和成效,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新的进展。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十五”期间,福建省新签合同外资353.02亿美元,年均递增14.7%,实际到资246.59亿美元,年均递增10.4%。

  一、2005年福建省吸收外资主要特点

  2005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按验资口径统计项目1988项,合同外资59.57亿美元,增长10.9%,实际到资26.08亿美元,增长17.4%。若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福建省合同外资85.57亿美元,实际到资62.3亿美元,分别增长13.4%和17.2%。按报表口径统计,实际到资54.08亿美元,增长13.9%。从验资口径看,2005年福建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走势表现为:一个突破、二个亮点、三个集中。

  1、实际到资取得新突破。年初以来福建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资增速虽呈现高开低走之势,但总体仍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全年实现17.4%的增长速度,创下1995年以来的最好成绩,全年各季累计增速分别为57.7%、31.8%、25.9%和17.4%。合同外资受大项目影响,起伏波动较大,前三季度逐季低走,第四季度各月呈强势增长,各月增幅均超过20%,在此带动下,总体恢复平稳增长,全年各季累计增幅分别为12.2%、8.2%、5.6%和10.9%。

  2、大项目及增资成为亮点。近年来,福建省以项目带动为重心,不断完善项目生成机制,促进企业成群、产业成链的发展模式,吸收外资项目逐步向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化。同时,随着投资环境的日臻完善,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正日益成为福建省招商引资的亮点。

  ――项目资金聚集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福建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含增资)294项,增长8.5%,总投资72.15亿美元,增长20.9%,合同外资30.71亿美元,增长11.2%,占合同外资总额的51.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总投资三千万美元以上项目73项,合同外资达14.51亿美元。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全省合同外资项目平均规模由上年的235.97万美元提高到299.66万美元,增长27%。外资项目到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0项,比上年增加10项,增长20%,实际到资7.92亿美元,增长23.6%,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30.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带动全省实际到资增长6.8%,贡献率达39.1%。

  ――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势头良好。2005年福建省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占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三成,外商投资企业增资20.44亿美元,增长50.8%,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34.3%。其中:合资企业增资3.27亿美元,增长68.3%,合作企业增资0.32亿美元,增长1.1倍,独资企业增资16.64亿美元,增长55.9%。

  3、外商投资来源、投资领域、投资地域集中。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实施多元化战略,外商投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但投资来源、投资领域和投资地域相对集中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外商投资来源地依然较为集中。2005年按照外商投资合同额排序,对福建省投资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维尔京群岛、台湾、东南亚、美国,分别占全省的48.2%、12.9%、9.2%、7.5%、4.3%,合计占全省的82.1%,特别是维尔京群岛不仅所占份额大,而且增幅高,吸收外资合同与实际到资金额分别增长43.9%和46.6%,对全省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0.2%和28.9%。此外,东盟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分别增长16.8%和35.3%,美国分别增长2.9%和1.7倍。

  ――第二产业仍是外商投资重点。2005年福建省第二产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到资分别为46.85亿美元和20.34亿美元,占福建省合同外资和实际到资总量的78.6%和78%,分别增长9.7%和20.5%;第一产业在福州超大增资7052万美元的带动下,合同外资达2.24亿美元,增长76.9%,但实际到资下降4.8%;服务领域吸收外资跌荡起伏,总体呈低速增长,但与居民生活相关的行业吸收外资有明显进展。全年第三产业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分别增长7.4%和10%,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增速3.5和7.4个百分点,但批发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文体娱乐业合同外资分别增长52.9%、8.1倍和70.3%,成为服务领域最具潜力的新兴行业。

  ――沿海地区继续保持总量优势。沿海地区仍然是福建省引资主力军。2005年福、厦、漳、泉新签合同外资48.58亿美元,实际到资23.67亿美元,分别增长5.2%和15.9%,分别占全省的81.6%和90.8%,但从合同外资增长速度看,福州和泉州两市较为严峻,福州合同外资下降13.6%,是九个设区市中唯一下跌的地区,泉州仅略增3%;从实际到资增长速度看,福州、泉州虽分别增长5.6%和12.9%,但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1.8和2.1个百分点。山区市所占比重虽小,但增长潜力大,除南平实际到资增长7.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山区市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增速均在20%以上。

  二、福建省吸收外资增长的支撑因素分析

  2005年福建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体走势好于上年,特别是实际到资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实际到资居全国的位次也由上年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但合同外资增速一直低于实际到资增速,将导致后期实际到资增长乏力。2005年促进福建省吸收外资增长的积极支撑因素主要表现为:

  1、国际直接投资增长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在美国经济复苏、企业收益提高和股市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2004年全球直接投资结束了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滑趋势,实现了2%左右的增长。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005年以来并购投资的增长趋势更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国际著名商业机构汤姆逊金融公司的统计,2004年,全球并购投资增长了30.9%,成为带动全球直接投资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005年上半年并购投资仍然保持了30.2%的增长水平。第二,2004年以来全球直接投资增长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上升。根据IMF、OECD等国际组织的统计结果,2004年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增长了49%,比重上升到43.2%。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新一轮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尤其是并购投资增长将快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些背景对于中国吸收跨国投资无疑成为利好因素。

  2、国内经济形势运行良好为吸引外资创造了现实基础。2005年在“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了高增长,国内市场保持对外部投资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入世”后过渡期临近结束,目前仍然保留着一些市场准入限制的领域、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将会进一步扩大,为跨国公司、特别是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跨国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3、福建省的政策取向为外商投资创造了新的空间。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大背景下,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第一次写进中央文件中,成为福建省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局,着眼于应对全国区域竞争新态势、谋求发展新跨越的重大举措,也为福建省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创造了发展空间。

  ――2004年福建省提出深化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的重要思路,得到港澳特区政府的认同和港澳工商界的广泛支持,是新形势下闽港澳合作促进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全面提升闽港澳合作水平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加快推动闽港、闽澳的合作。

  ――为更好地推动实施“引进来”战略,2005年福建省政府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决定采取24项措施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其中包括:拓展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加快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领域利用外资步伐,引进外资设立会计、审计、经纪、鉴证、评估等中介机构,重点加大教育、卫生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外资进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城镇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积极主动承接国际产业高端转移,鼓励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承担、参与福建省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加强闽台产业合作;深化闽港澳经贸合作;建立一批劳务派遣基地和技能培训基地,为外资企业提供用工服务等。这些措施逐步落实到位进一步了优化福建省投资环境,拓宽外商投资领域,提升引资水平。

  ――依托“五缘”,推进闽台“六求”合作。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存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和法缘“五缘”,台湾地区人口80%祖籍福建,这一优势为闽台贸易、投资、旅游等合作创造了先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台湾三大政党相继访问大陆,开启了两岸交流与沟通的新纪元,闽台合作亦趁此东风进一步增强,吸收台资取得新的进展,总体呈现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一是增长速度快。合同台资除7月份、11月份分别下降51.4%和20%外,其余各月增幅超过20%,其中:1月、3月、8月和10月均成倍增长。全年新签台资5.46亿美元,增长54.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3.5个百分点,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6.6%提高到9.2%,提高了2.6个百分点。2005年台商实际到资2.16亿美元,增长13.4%;二是台资项目规模提升。2005年福建省吸收台资项目规模由上年的84.53万美元提高到143.21万美元。其中: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台资项目27项,比上年增加3项,增长12.5%;合同台资2.26亿美元,增长4.4%,特别是以稀尔特实业、尤扬电器、凯歌高尔夫等为代表大项目进一步扩大台资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三是转道投资趋势增强。2005年台资若含经第三地转投资部份,全省合同台资达11.6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42亿美元,增长87.4%;实际到资6.64亿美元,增加1.66亿美元,增长33.3%。

  三、2006年福建省吸收外资展望与发展思路

  2006年,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仍将处于较快增长平台,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相对平稳。另一方面,由于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和汇率波动等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升产生分流效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加剧等因素的影响,福建省吸收外资的外部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2006年福建省将继续把握发展趋势,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并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大项目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二是服务业吸收外资得到推进,外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同时,根据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发展的最新趋势,福建省吸收外资将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引进劳动密集型项目向引进技术密集型项目转变,由政策导向的外资战略转向市场导向的引资战略。因此,要通过强化环境建设,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营造统一规范的政策环境,建立完备公正的法律环境,完善全方位的服务环境,尽快形成外商投资的政策“盆地”、合作“高地”和赚钱“腹地”。

  1、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1)农业引资应向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并举转变。福建省农业基础薄弱,投资利润率低,对外商吸引力不大。因此,必须依托福州、漳州海峡农业合作区,重点吸引外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水产品种养殖、蔬菜、花卉、良种繁育等优势产业。(2)工业吸收外资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应把电子、石化、机械等三大产业作为吸引外资的重点,并给予税收、低息贷款、加速折旧和提取风险基金等方面优惠。轻工业投资重点应放在新型家电、食品饮料和服装纺织,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出口。(3)放宽服务贸易领域的外商投资。当前,福建省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重点,应放在零售业、旅游业、运输业、房地产、金融业、邮电以及律师、会计、审计、娱乐文化业等,实现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技术,积极打造产品品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2、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实现利用外资可持续增长。针对福建省开发区多、产业特色不明显,功能开发不足等问题,要发挥福建省联接“长三角”、“珠三角”、东临台湾海峡和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要结合各自产业发展实际,重新定位和规划,指导各类开发区突出重点,努力形成“一业特强、多业并存”的发展格局。要借助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契机,打破行政区划障碍,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力争形成一批市场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人才集合的专业特色区域,以特色吸引客商,以特色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引进外资规模和质量。区域经济整合,要坚持以市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重视发挥大企业、优势企业在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的带动作用,实现利用外资可持续增长,吸引区域外(包括内地、港澳台地区和国外)优势企业,依靠其资本管理、技术和市场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不断延伸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要从全省的角度,尽快研究制定产业规划,明确各个区域的产业布局,指导各市县的发展,实现全省区域的优势互补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尽快研究三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传统产业的产业链,细化产业链项目,促进企业并购重组通过上游产业吸引中下游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组装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以提高利用外资的针对性和实效。要依靠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和拉动,重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注重引导福建省企业参与配套型协作生产,加快培植产业群,促进外资企业与省内企业以及大中小型项目,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加快调整福建省产业结构。福建省的闽东、闽北和闽西地区资源丰富,并将成为福建省产业转移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因此,应以积极的姿态为外商投资福建省的中西部地区创造良好条件,通过政策优惠,促使FDI向中西部倾斜,让更多的外资参与大开发,进一步缩小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地完善区域经济布局。

  4、推动增资扩股和跨国并购,丰富福建省利用外资形式。跨国并购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实现对外扩张的一条捷径。近年来,我国通过了《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要逐步调整利用外资政策,使利用外资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合资、合作方式转到绿地投资、购并重组和

证券市场投资等引资方式,积极推动跨国并购的发展,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各类企业的兼并重组活动。福建省通过跨国并购吸引外资的潜力巨大,今后跨国并购也将成为福建省进一步吸引外资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跨国并购法规,但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细节和如何操作程序,应对并购法规进行调整和补充,以利于跨国并购活动的开展。

  5、扩大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资建立研发中心。要根据国际直接投资向服务业倾斜的特点,结合福建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现状,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放,大力吸引外资投向电信、银行、保险及其他的现代服务业。要借助发达国家的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的资金,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引进竞争机制,加快发展福建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在福建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福建省经济快速协调地发展。目前,我国只是一个世界加工中心,而不是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在引资策略上我们应有所侧重,通过优选项目,突出重点,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要鼓励外资在福建省建立研发中心,并要求他们让中方技术人员参与研究开发,以便我方更多地掌握先进技术和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