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02:11 第一财经日报 | |||||||||
邓聿文 1月16日,日本市场的2006年铁矿石价格谈判恢复。去年赚得盆满钵满的世界三大矿石供应商再次来势汹汹,在谈判中坚持要提高铁矿石价格。比如,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因为其本国货币升值,提出要涨价40%。而为了应对涨价,以宝钢为首的16家中国钢企已于上星期在邯钢会盟,宣称对外要保持一个声音,在更大程度上争取中方利益。
看来,这回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中接受了去年的教训,拧成一股绳,争取话语权。鉴于去年高达71.5%的提价和今年钢铁市场价格低迷,业界普遍认为今年的铁矿石价格涨幅会保持在20%左右。最后的结果是不是这样,中国钢企在和铁矿石巨头谈判中能否遂愿,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资源需求国而不能掌握定价话语权,不仅仅表现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一事上,很多方面都是这样。中国对世界原材料的需求已开始成为世界贸易金融领域中影响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因素,经国际市场反应后往往变形,或者过度反应,结果就是全世界的能源、原材料价格飞涨。而对这些产品有很大需求的中国,实际为此支付了世界市场的最高价格,也就是说中国为全世界经济复苏埋单。比如,中国为大量进口的小麦、大豆,就付出了堪称世界天价的购买成本。所以,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但绝大部分代价却都由中国付出。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我们的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对国际金融贸易的知识和规则还不太熟悉,也缺乏这方面的历练,所以,虽然我们需求巨大,但没有原材料定价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以去年的铁矿石谈判为例,国际矿业巨头认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猛增,致使全球矿价不断攀升,而且中国国内矿价更是高于国际价格。如果在新一年度的价格谈判中不实现矿价的较大幅度上涨,矿业巨头将无法向其股东交代。那么,国内的铁矿石价格为什么会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呢?这与中国企业铁矿石采购供应体系呈现过于分散的局面有关。 有鉴于此,要想把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真正变成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经济政策时,需要把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置于视野之内。这样才能使得中国在入世之后,完成市场对接。其次,改变垄断型企业的运行机制,让这些企业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目前,中国垄断企业在对外决策机制上,存在两个极端,要么是太大胆,胡乱决策;要么是畏首畏尾,怕决策失误承担责任。应该使这些依赖海外市场的大型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来完善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再次,转变国际采购模式,构建国际采购联合体,以整体力量加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谈判砝码,同时提高采购的透明度,以利于保持供求匹配,这样,就能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形成最佳的获利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