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之后,燃气价格越来越频繁地成为新闻热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之争刚刚尘埃落定,国内的燃气价格又起风云。连日来,国内液化气价格连创新高。1月16日,广州市内最高单瓶(以每瓶15公斤规格计)气价已涨至115元/瓶,比去年最低气价59元/瓶,涨了近一倍。而在深圳一瓶液化气甚至卖到了130元。国家发改委1月17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和有关石油石化企业加强液化气价格管理,稳定液化气市场价格,保护消费者利益。
发改委在液化气价格渐趋失控之时发布这一通知,对于稳定市场、打击投机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我们认为,要长期稳定市场,保障老百姓的生活,仅仅依靠价格管制的方法是不够的。
液化气涨价的原因主要是供需失衡,而并非投机商囤积居奇或者垄断造成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依靠简单的价格管制手段来保持长期价格的稳定是不现实的。如果不解决供应问题,价格管制必然导致黑市横行,或者有价无市。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现象,就是由于我国的液化气价格过分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导致进口不足和供应紧缺。
液化气是许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非常小,价格再高很多家庭也不得不接受。如果价格涨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果任由液化气价格和国际接轨,将引起市场价格频繁地大幅度波动,甚至会让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出现困难。因此,政府不仅要实现液化气保障供应,还必须保持价格的稳定,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放开市场价格,提高供应商积极性。如果供应商在价格的压制下无利可图,那么他们就不会继续供应。即使政府强制要求供应,巨额的亏损也会让他们难以为继。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价格高企的时候,压制国内市场的价格,只会让那些进口供应商陷入困境。因此,放开市场价格、保障供应商的合理收益是让市场长期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
其次,必须给予进口液化气合理的补贴。目前我国的液化气来源除了国内生产之外,还有约三分之一依靠进口。由于国内的物价和工资相对稳定,国内的液化气厂商生产成本不会有太大波动,因此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下他们的收益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进口商则不同,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市场价格不涨利润就会受损。
在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时,如果要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同时又要让进口商有合理的利润,政府就应当给予进口商相应的补贴,而补贴的额度应当视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来决定。如果补贴额度太高,进口商的销售价格就会降得很低,在过低的市场价格下,有可能会让国内厂商出现亏损。如果补贴的额度太低,就起不到鼓励进口、增加供应的效果。因此,补贴的额度应当使得液化气市场价格略高于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让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既保持各类供应商的积极性,又保持市场价格的长期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