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和谐社会就是人人有饭吃 人人能说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14:10 《中国金融》 | |||||||||
本刊记者 孙芙蓉 最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接受了本刊专访。谈及建设和谐社会,他从语源学角度开始了他的论述,从“和谐”两字的字形谈起,生动而风趣。
记者:高主任,您最近多次谈到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推动,这个论题很大,我们从哪里入手谈呢? 高尚全:让我们先看看“和谐”这两个字。“和”字左边是“禾”,表示庄稼,右边是口,表示嘴巴和吃饭,整个“和”字透出的意思是人人都要有饭吃,经济要发展;“谐”字呢,右“皆”左“言”,“皆言”,意思是人人都要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谐”这两个字,从字型上诠释了和谐社会的含义:解决人的温饱,经济要发展;每个人的意见顺畅地表达出来,民主法治建设好,社会要安定平和,这些都是和谐社会的要点。 记者:您这种说法倒颇为新颖。 高尚全:其实这并非我的独创,你看这段话:和谐社会是“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段话引自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也是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切实地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和谐社会的确应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并进的社会。经济增长要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结合起来,促进普遍的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平滑社会矛盾。 和谐社会应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解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不足。变农民增收难为增收易,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谐社会应该是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社会。中西部都要振兴、崛起,但发展不仅仅是上项目、拉投资,中西部的差距主要在观念和制度上,因此,要搞好体制创新。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长期协调相处的社会。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前20多年的改革为形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体制和物质条件,积累了经验,但是由于中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工业化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的转化,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封闭型经济向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开放型经济转变。这些转变的过程与体制转轨进程交织在一起,使新旧矛盾异常复杂化。因此,在较长的时期内,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依然面临重大挑战。 记者: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改革的作用呢? 高尚全: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改革开放分不开的。” 这一段话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前面提过,中国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我们既不能无视改革不平衡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影响,也不应把这些负面影响不加分析地归咎于改革基本方向的选择,所以深化改革依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而制度创新既是化解矛盾与冲突的途径,也是成功跨越此阶段的基础。 记者:您曾经谈到过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您认为什么是最主要的呢? 高尚全:我看当数行政性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市场化问题。 资源的行政性配置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但成熟的市场经济都严格限制其介入的领域,并且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的监督。中国在体制转轨中虽然大幅度减少了行政性资源配置,但在国有经济部门依然普遍存在,而且已经出现向非国有部门渗透的迹象。 例如在土地转让、资金信贷以及股权融资等领域,权力市场化问题并不罕见。社会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转轨中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权力市场化是社会财富占有和分配不公的最主要因素,在一些本不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出现了利用市场化牟利的“假改革”,而在一些应该大力推进市场化的领域,改革却步履维艰。 要素市场化进展滞后也是一个问题。劳动力要素滞后反映在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社会保障问题上。农民的非农就业不再局限于短期流动,出现了长期性、职业化的城市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与传统“农民工”概念相联系的制度性安排已经明显滞后。在土地市场化中,土地开发商和有的地方政府成为最大获利者,土地使用权者的利益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政府直接成为市场交易的主体。 近年来,在城镇拆迁和农地征用环节发生了大量民事纠纷,这并非仅仅是利益补偿问题,而且深刻反映了政府垄断征用与市场化的矛盾,反映了政府在土地市场化中的功能定位和权力运行程序方面的缺陷。 资金要素市场化滞后集中反映在借贷市场和股权融资市场方面。股权融资市场的问题一方面是层次单一,无法满足现实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是全国性股票市场存在严重的体制性缺陷。政府监管机构与交易所、主力投资机构实际上是“主管部门”与管理对象的关系。近年来股票市场持续不断地下跌走势表明,如果不从根本上克服体制性缺陷,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从早期“砸三铁”到后来的随意裁员,从一些地区企业职工工资长期不变到人身安全等基本权利屡受侵犯,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劳资矛盾”的存在和工会的“缺位”,存在职工权利被侵害甚至剥夺的可能性。 社会保障转轨本质上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改变社会保障的运行方式,而不是“权利”的丧失;二是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消除原来的不公平。将社会保障与平均主义等同起来,甚至出现把职工抛向社会的问题,就是忽视企业职工的权利。 记者:您认为按照人人都要表达自己意愿的目标,现实中是否存在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高尚全:是的。利益多元化和思想观念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利益平衡机制还很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强势利益集团往往占有甚至垄断着“表达”渠道。例如,在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上,不仅存在对事实的承认与否的分歧,而且存在对差距“合理性”判断的分歧,这就必然影响到对差距的深入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分歧。不同的回答往往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分歧在基本价值参照系方面形成共识的困难越来越大。如果表达渠道不畅通,就会加剧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记者:在您看来,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哪几个方面是最为重要和需要优先考虑的呢? 高尚全:我首先想到的是六个方面。 第一,改革的势头必须保持下去。正如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我国供给“瓶颈”的周期性出现,重复建设以及垄断产品和服务质次价高,基本都与行政性垄断相联系。 第三,应特别强调公民基本权利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建立规范的利益表达、对话和协商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发展和完善社区自治、民间救助和慈善团体,使公民在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形成新的和谐关系。政府应改变“包揽一切”的做法,适当合理地向社会“分权”或“还权”于社会,通过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自组织”机制,以防止因政府某些短期决策失误导致的社会失衡。 第四,推进以政府行为规范为重点的职能转变。政府只能依法行政,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政府活动遵循公开性原则,推进政府行政公开。 第五,在宪法框架内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后期,社会不同层面的政治诉求需要新的整合机制,社会要求新的基本价值观。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前提下,造就每一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体制环境。当前尤其要做好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扶贫、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改革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