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吴定富: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13:35 《中国金融》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

  1987年,邓小平同志富有历史远见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至上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科学规划。保险业要
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求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达的保险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应该而且可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发达的保险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为经济建设积累巨额长期资金。截至2005年9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3万亿元,保险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到2010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对投资的支持作用将更加突出。二是使受灾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仅在2005年我国沿海地区发生的七次台风中,保险公司就支付赔款13.3亿元。三是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保障本国企业创汇和收汇安全,促进出口贸易。四是通过车贷险、房贷险等消费信用保证保险,可以促进消费增长。

  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保险业不断发展的历史。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保险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一是通过发挥经济补偿功能,有助于促进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风险保障机制向现代的、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转变,大大提高社会的风险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发挥资金融通功能,有助于促进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向现代的、多层次的、多支柱的金融体系转变,大大提高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三是通过发挥社会管理功能,有助于促进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的、不同组织机构分工配合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大大提高社会运转的效率。

  发达的保险业是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一般而言,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在需求的每一个层次,保险业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保险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因为发生重大意外事故而中断,从而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利用保险可以减少各种意外事故的损失,同时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可以将保险用于人的生命周期规划,满足人们保障、投资、家庭资产负债管理等各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渗透到人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和发展环境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些专家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新的“三大件”是“买车、买房、买保险”。

  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结构决定了发展保险业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金融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险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可以在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加快保险业发展是我国形成合理产业结构的需要。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比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分别低大约30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不仅本身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就业容量,还能够带动会计、

审计、法律、评估等专业中介机构,以及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保险业占金融业总资产的3.3%,但就业人数占到整个金融从业人员的40%左右。

  第二,加快保险业发展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控制了国际分工就占据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总体上看,我国在国际分工链条上还处在低端和从属地位,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而发达国家却把金融服务业等服务贸易出口作为战略重点。从本质上看,现代保险业既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又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提高保险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我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竞争的要求,推动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逐步从低端向高端转移,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三,加快保险业发展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需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国际经验表明,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金融部门的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占绝对主导地位,基本上都是依靠吸纳期限较短的存款用以支持期限较长的贷款,一旦市场利率发生长时间、较大幅度的上升,整个金融体系将面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而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收取的保费主要是期限很长的负债,如果保险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并用这些资金支持长期建设项目,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金融体系资产负债不匹配的现象,降低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

  “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保险业作出新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保险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为保险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提供多层次的保险服务。我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迅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特定时期,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工作和定居,迫切需要保险业为密集的生活居住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模式提供风险保障;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继续加深,土地和家庭等传统养老方式的功能趋于弱化,迫切要求商业

养老保险发挥重要保障作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需求持续扩大,迫切要求保险业为相关消费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二,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更好地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变,在劳动用工、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需要在更多领域和更深层次引入市场化的风险保障机制和社会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社会对改革的承载能力,促进社会稳定有序运行。

  第三,社会风险因素增多要求不断拓宽保险的服务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社会风险总量增多,风险结构更加复杂。例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冠心病、高血压等现代病日益增多。 2000年以来,全国卫生费用保持了13%的增长速度。发展医疗健康保险,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再比如,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潜在风险因素。另外,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妥善应对这些风险方面,保险业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保险业“十一五”发展

  “十一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保险业发展全局,高举创新的旗帜,用创新来推动保险业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推动保险业的发展模式创新,引领保险业全面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要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提高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保险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保险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保险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六个必须”。

  一是必须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只有保持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才能逐步改变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

  二是必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保险业发展过多依靠铺摊子,上规模,这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对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保险资源,走一条内涵式、集约型增长道路,提高保险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是必须把创新作为保险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创新已经成为决定不同金融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推动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力量。保险业要加大产品、服务、管理、营销的创新力度,围绕客户的需求组织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相应调整企业组织架构,通过创新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保险的现有需求,挖掘社会对保险的潜在需求,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必须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保险业要既重视为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城市居民服务,又重视为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行业和农村居民服务。既重视发展适合中高收入群体的投资型业务,又重视发展低费率、广覆盖的保障型业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对经济社会进行全方位风险管理。

  五是必须加强和谐保险业建设。保险业要为和谐社会做贡献,必须推动自身的和谐发展。要通盘考虑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保险业与保险消费者之间的和谐、保险公司与中介机构的和谐、保险企业与保险从业人员的和谐、保险公司与股东的和谐以及保险公司之间的和谐,使和谐的保险业成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是必须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要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推动保险业监管创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保险监管体系

  保险监管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将主要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切实提高引领保险业发展的能力和防范保险风险的能力。

  创新监管理念。保险业要及时学习吸收国际保险监管发展的新鲜经验,结合国内保险监管的新要求,大胆创新监管理念。一是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作为保险监管工作的根本目的,使监管工作成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保险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二是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合理设置监管机构和职能,根据市场主体的性质进行分类监管,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三是创新动态、系统的监管思路。为适应金融保险创新的大量涌现以及金融综合经营趋势的需要,保险监管必须向动态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对保险市场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和跟踪。

  创新监管模式。构建以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把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监管制度的核心,有效发挥偿付能力监管在规范市场竞争、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的核心作用。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在提高保险企业素质,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市场行为监管,不断改进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的方式和方法,使市场行为监管成为维护保险市场秩序和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有力保障。

  创新监管手段。当前,保险业务领域不断扩展,业务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潜在风险隐患。要进一步加强保险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保险监管能力,及时掌握和监测保险公司相关信息,逐步对保险资金运用实施全过程和全金额托管,对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动态预警和监控,确保保险市场不出现大的风险。

  推动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建立适应保险发展需要的强大人才队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对保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事业来说,能否吸引、培养和留住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要建设四支人才队伍。保险业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关键是建设好以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为主体的四支人才队伍。使监管人才队伍成为引领保险业发展、防范风险和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有力保障;使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成为保险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成为支撑保险业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推动我国保险业逐步向现代金融服务业转型的内在支撑;使保险营销人才队伍成为增强

社会保险意识,传播诚信、互助、友爱的保险文化的重要渠道。

  第二,创新保险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保险业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要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和考评管理体制,用制度选人、制度用人、制度管人、制度留人。

  第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险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同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是朝阳行业,所以发展势头比较好,为高素质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空间;因为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有大量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和创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业的人才队伍应该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在做大做强保险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