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上海国资:中国企业缘何失语定价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3:38 上海国资

  “夺取原材料定价权,就是掌握自己的国家命运”

  《上海国资》实习记者 张波

  2006年度的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已于12月8日在日本揭幕,宝钢率领16家企业参与谈判。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的能源总裁埃肯此前在广东参加国际咨询会时明确表示,铁矿石涨价
不会对钢铁产业造成冲击,言下之意是对铁矿石价格不会作出过多让步。中国联合钢铁网资讯部经理张召军也预计,明年铁矿石价格下降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中国钢铁业界再次面临这样的尴尬,世界头号钢铁生产大国却不是铁矿石定价谈判的主导者。实际上,这只是中国企业失语全球定价权一个缩影。

  据世贸组织2004年报告,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已使中国包揽了全球近50%的新增资源消费,原油、有色金属矿石、油料作物等主要原材料采购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0%至35%。在日渐成为原材料市场超级买家的同时,中国却没能相应地拥有定价影响力,面对原材料剧烈的价格浮动应对无策。这一悖论被专家形象地喻为“有气无力”。

  一组更为直观的数据是:2004年,中国成为第三大贸易大国,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18.8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原材料贸易逆差也从1998年的23.5亿美元猛增为2004年的767亿美元。

  出现“这样的反差,一方面是中国成了世界制造中心,原材料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我们没有掌握原材料定价权,在初级产品贸易上吃了大亏。”上海财经大学赵伟民副教授告诉《上海国资》,“现阶段的中国崛起,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就是重化工业时代来临。这是成为经济强国的必然历程,也是资源消耗的狂热过程。夺取原材料定价权,就是掌握自己的国家命运。”

  力拼远期合同谈判话语权

  在各种定价模式中,远期合同的定价谈判无疑是火药味最浓的。

  “谈判拼的就是实力,这在大宗原材料远期定价谈判中尤其明显。”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林丰教授告诉《上海国资》。

  远期合同将决定较长时期内巨额商品的交易价格,所涉利益巨大、影响长远,其定价谈判也就分外艰难,一次谈判耗时数月是常有之事。在谈判中,买卖双方的谈判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集中度,力量的失衡很容易造成一边倒的局面。

  以铁矿石交易来说,2000年以后,通过大规模的兼并联合,排名前三的供应商掌控了全球铁矿石开采量和海运贸易量的75%以上,而同期全球十大钢厂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由于极度失衡的力量对比,铁矿石价格一路上升,在去年谈判时终于酿成狂涨75.1%的惊人局面。这也是铁矿石价格飙升的根本原因。

  定价权的争夺,不仅发生在买卖双方之间,在买方阵营内部,就发言代表权也存在激烈的博弈。长期以来,形成了由业界强者掌握买方谈判代表权的惯例,弱者只能被动跟风。为了抗衡供应商的集中优势,中国就曾被迫长期追随日本钢厂的谈判定价,直到此次谈判,仍难以改变这样的局面。

  林丰认为,就进口份额而言,中国已有足够分量,但之所以还未获得应有发言权,一方面是因为多年的谈判已形成惯例,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打破既有秩序;二来买家之间实质上也是竞争关系,拥有谈判代表权的老牌强者不可能拱手相让巨大的话语权利益,甚至可能联合卖家打压新兴的竞争者。

  “许多人认为去年的铁矿石涨价,是日本企业的阴谋,我认为是应该坦然面对的阳谋。”林丰指出。据业内人士透露,在2004年的国际钢铁协会(IISI)法国会议上,国际钢铁产业巨头就曾要求通过原料大幅涨价来遏制中国的胃口。

  中国自身的态度也值得检讨。长期以来,中国在大宗原材料采购上实行行政计划体制,提倡埋头做事不出头的态度。例如像国际钢铁业协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国际话语平台,中国竟然直到去年年底才加入,痛失了不少发言机会。长期的消极行为方式,也造成了谈判经验和技巧的缺乏。

  “和平崛起并不意味着消极退让、墨守成规。要想尽量减少和平崛起的代价,别无它法,中国企业只能在熟悉并掌握既有规则的基础上,争取掌握规则制定的话语权。”赵伟民认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等级森严的既有话语权力秩序面前,一个暗渡陈仓而又治标治本的法子是反客为主,通过股权渗透、联合开发等直接掌握资源,构建原料供应、加工生产一体化体系。

  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的海外能源扩张,往往招来警惕和怀疑的目光,反客为主的战略并不能顺利实施。仅在去年以来,由于当事国政经各界反对,就有中国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镍矿巨头诺兰达公司、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等多起能源兼并大案先后流产。

  “而且,中国企业的国有身份也可能带来麻烦,多数国家在兼并法律上都对外国企业的国有股比例有一个限制。”兼并法律专家李明良博士分析道。

  内外兼修创建期货定价中心

  “通过期货交易,掌握大宗原材料的国际定价权,中国就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掌握主动权。”王贤告诉《上海国资》。

  他认为,中国要利用期货交易模式夺取原材料定价权,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加快培养专业人才,贯彻原材料采购期货战略机制,通过海外期货交易市场影响定价机制;二是大力建设自己的期货交易品种,结合巨额买家的地位优势和交易中心区位优势,将上海、大连等地的期交所建设成为世界性定价中心。

  但这两条路都不平坦。

  “目前的现实是,在境外期货市场操作的中国企业往往连套期保值的目的都达不到,更别说获取定价权了。”王贤指出。在国际原材料期货交易市场上,中国企业往往不能掌握正确的买卖时机,甚至中了国际炒家的圈套,成了“高买低卖”的大冤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去年的原油、铜、大豆等期货交易价格波动中,中国企业损失就高达数十亿美元。王贤认为,其源头是中国在原材料采购上长期实行行政计划体制,政府乃至企业普遍欠缺国际期货交易的技术和经验,更没有一套完善的避险机制,同时,又过于依赖个人能力操盘,导致投机风险放大,中航油折戟新加坡燃油期货市场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

  与中国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一个原油产量为零、炼油能力一般的弹丸小国,新加坡却长期掌握着全球燃油定价权。“原因就是新加坡期货交易所长期经营燃油期货。”王贤告诉《上海国资》。

  与到客场比拼相比,专家更为推崇的路径是直接建立自己的期货交易品种。事实上,自从去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燃油期货后,交易量迅速超越新加坡,已明显控制了部分定价权。这一思路可以应用于包括原油、铁矿石在内的许多原料市场,成为中国夺取定价权的终南捷径。

  现在全球有93类原材料期货品种,我国交易所仅有9个品种。对此,决策层显然也有足够重视。期货市场被视为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迅速复苏。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天然橡胶、铜、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定价中心。

  除了与海外交易市场争夺已有品种定价权以外,建立新的交易品种也成为中国期货界的共识。铁矿石期货就是一个重点突破口。

  “以前的铁矿石价格年度定价谈判模式对钢厂很不利,等于是被牵着鼻子走。钢铁业一直想利用期货建立交易新规则。”王贤告诉《上海国资》。在去年的矿价疯涨之后,国际钢铁协会秘书长Ian Christmas就表示,希望把铁矿石期货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价格工具,这一表态得到业界普遍支持。

  而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铁矿石期货将会在哪里上市?国际上普遍认为,未来铁矿石期货很可能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等老牌交易所挂牌。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问题,直接牵涉到新的游戏规则。不能重蹈覆辙,一定要赶上头班车,积极主动地设立自己的铁矿石期货定价中心。”王贤呼吁。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也曾撰文指出,要尽快健全期货市场,增加铁矿石期货品种,通过金融和市场的手段为企业提供避险工具。据悉,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就此开始了技术性研究。

  三大定价模式

  国际大宗原材料交易主要有三种类型:现货交易、远期合同交易和期货交易,各有不同的定价规则。

  现货交易是最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但在国际原材料交易中已不多见。

  “在原材料贸易领域,现货谈判定价模式有三大天然缺陷,一是容易受短期供求形势的影响,导致剧烈的价格起伏;二是难以保障较为稳定的供求额度,买卖双方无法形成互信合作机制;三是现货交易要求有较强的积货能力,不适用于难以储存的原料,例如农产品等。” 赵伟民介绍道。

  目前,稀有金属、化工原料等少数品种还较多采用现货谈判定价方式,而能源、矿石、经济农作物等在现货市场上已渐渐淡出。但与国际趋势不协调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进口的原材料不少还采用现货交易方式。如印度与中国的铁矿石贸易主要是现货交易、临时定价。这一是由于印度铁矿石供应商较为分散,无法实现集中谈判;二是中国大型企业长期以巴西、澳大利亚为主要矿石来源地,与印度交易的多为中小钢铁厂,需求并不太大;三是为了发展本国钢铁产业,印度政府对铁矿石出口持控制态度,不赞成大批量、长期性的交易方式。而正是现货谈判定价模式的巨大缺陷,致使品位不高的印度矿石,竟然高达远期合同定价的两倍。

  “事变则法移,远期合同谈判是现货交易的改进模式。交易规模扩大后,中印铁矿石必然会转向这种交易方式。” 赵伟民告诉《上海国资》。

  所谓的远期合同,就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以固定的价格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可以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并有长期合同作为法律保障,是较为理想的定价模式。事实上,随着印度成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来源国,今年9月,双方商会已同意建立季度定价和年度定价机制,并逐渐过渡到远期合同交易模式。

  与前者相比,期货交易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交易模式。

  “期货已成为国际重要原材料贸易的主流定价模式。” 期货研究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王贤博士告诉《上海国资》。期货交易可以规避价格风险,提供价格趋势指标,特别是买方能预测和掌握大宗交易商品的价格,另外还可以成为金融投资的套利工具。

  目前在全球上百家交易所中,有90多种重要原材料交易品种,决定着包括原油、

成品油、有色金属等能源矿产,以及棉花、天然橡胶、大豆等重要经济作物的国际价格。期货交易也有特定的限制,只有品质稳定、可以标准化生产和交易的商品才适合期货交易。另外,期货交易包括了合约标准化、对冲机制、保证金等多种复杂精细的制度设计,使得这种定价机制成为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操作,同时,大量以套利为目的的投机者存在,也增加了期货交易的风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7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