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重组构建关联发展 环渤海力塑新型钢铁产业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4:24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李宏 北京报道

  “促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最关键的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优胜劣汰。”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强调了2006年钢铁等行业的发展方向。据透露,国家发改委促进中部崛起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形成,并将完成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试点规划。

  靠市场配置资源

  在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环渤海经济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环渤海地区钢铁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一半左右,成为我国的重要钢铁基地。

  资深钢铁专家、兰格钢铁网总经理刘长庆,日前向CIEN记者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作为钢铁基地,靠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利因素:

  一是地理区位十分优越。二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三是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四是产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较完整的钢铁上下游产业链,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优势。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日前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与融合中,应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的关联度。

  国内外经验表明,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关键在于这个区域产业的关联度高低;而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则取决于所在地区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配套条件,以及同业竞争四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体系的构成。钢铁产业处于经济链的中心环节,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较大,要求

钢铁业与之相平衡、相协调发展。

  在注意产业链相平衡、相协调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产业关联度的相互促进和带动力。比如,国家在今后的港口建设上,将重点围绕渤海湾等5个区域,布局进口

铁矿石运输体系。此举将有助于钢铁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河北是焦炭消费大省,每年缺口在1500万吨左右,而山西是全国焦炭产出大省,产能富裕,两省已开始焦炭供需合作。

  靠重组提高集中度

  “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产业,要以并购重组为方向进行结构调整,加强集中度,提高竞争力。”在日前由中国物流技术协会金属信息委员会和兰格钢铁网召开的“环渤海钢铁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发出呼吁。

  据资深钢铁专家、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介绍,环渤海钢铁产业已颇具规模,有

首钢、唐钢、邯钢、宣钢、承钢、天钢等全国著名钢铁生产企业,新首钢也正在唐山筹建之中。据2005年8月至9月份实际产量计算,目前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钢材年度产能已经达到1.6亿吨,占全国钢材生产能力的41.67%,占全国“半壁河山”。其中,河北6984万吨,占全国第一;辽宁3312万吨,山东3161万吨,天津1890万吨,北京990万吨。在全国钢材产量分省排序中,环渤海经济圈就有三省一市进入了前六名。环渤海地区钢铁工业结构中生铁、钢、钢材的产量比例,2005年以来大体为0.999∶1∶0.958,结构比较合理,产量比较平衡;重点企业产品结构品种比较齐全。其中,有5个品种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有7个品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

  马忠普指出,环渤海钢铁基地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各省市钢铁行业自成体系,设备陈旧,只重视产能不重视质量,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国家某个行业前4家企业市场集中度若低于40%,市场就会出现过度竞争,供求关系和价格也会随之大幅度波动。而国外发达国家钢铁业集中度较高,如美国前4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65%;日本前4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75%。因而,这些国家钢材生产供大于求时,都可通过有效限产、控制价格等措施,使供求关系保持基本平衡,使市场保持基本平稳。

  宋继军呼吁国家把钢铁企业集中的环渤海地区作为突破口,重点推动国有钢铁企业进而带动民营钢铁企业,实现大重组、大联合,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的调整。

  引人关注的是,上述问题已被有关部门提上日程。

  贾银松强调,要推进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今后将采取措施,提高钢铁行业的准入门槛,通过建立“黑名单”,让小钢厂出局。环渤海钢铁企业要加快区域的布局调整,加强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钢铁基地的整体竞争力。

  “环渤海钢铁行业要发挥基地优势,强强联合,重组求生。”宋继军认为,产能过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产能过剩造成钢铁价格回落,另外一方面带来钢铁行业的升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