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健力宝: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19:10 《商界名家》 | |||||||||
文/蔡亮 邓林 10月8日,健力宝集团召开新董事会。叶红汉凭借着手中持有的58.3%股份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健力宝集团的新任董事长。一个新的健力宝时代又开始了。 健力宝,这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冉冉升起的饮料巨星,因体育健儿李宁的加盟而备显 祸起地方政府“清君侧” 健力宝前掌门人李经纬是三水市白坭镇人,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担任三水酒厂厂长。1984年,李经纬无师自通,以相当超前的眼光和令人叹服的魄力,果断抓住中国重返奥运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大胆赠送中国奥运代表团,一举将默默无闻的一种新品饮料,成为为国争光的魔水,这就是健力宝饮料。 1994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星星。 健力宝原为广东省三水市(现为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当地独一无二的大型支柱型国企,税收占到当地财政收入近半数,员工数千人,高峰时年销售额高达60亿元,创业元老李经纬掌管帅印,一晃就是17年。 可是不知是李经纬这位能人太张扬了,还是地方父母官的气量太狭小了,三水的执政者对李经纬这位企业家总是心存芥蒂,如骨在喉。当地一位官员说:“李经纬充其量是个科技干部,未免太牛气了吧。”他所谓“牛气”,就是李经纬常常不把当地政府放在眼里,而政府往往又无可奈何。有评论说,李经纬“一边在与政府进行权力与产权的竞斗,一边在饮品市场上叱咤风云。” 地方政府终于瞧准了对李经纬动手的机会,自2001年下半年起,三水市政府借“国退民进”的大气候,以“转制”为由,对李经纬“下手”。有力的例证是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细节:2002年1月9日,在三水市政府召集的一次健力宝高层会议上,李经纬质问政府为何完全抛开健力宝创业团队,一意要将健力宝对外出售,并提出“为什么不让我们买回来?” 市长李贻伟当即表态:“要买可以,我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双方商定以4.5亿元的价格完成健力宝集团100%的股份交易。随后,健力宝管理层多方寻找资金。第六天早上,李贻伟再度召集健力宝高管层在市政府开会。众人甫一落座,市长李贻伟便开口说:“这事已经定了。我们现在决定把健力宝卖给浙国投(即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据说,当时有意购买健力宝者多达20余家,其中不乏既具资本实力又富实业经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包括法国达能和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三水市政府此举,或许有合理的成分,其当初改制的大方向也无可厚非。但地方政府最初在国有股权退出,急于挤走李经纬,在选择新股东时过于草率,缺乏对收购者起码的资信调查和资格考量,致使企业落入投机者手中,健力宝祸乱由此而生。 “铁三角”窝里斗 所谓“铁三角”,是指张海、祝维沙、叶红汉三人。 当三水市政府急于寻找健力宝的买主时,笃信佛教、颇有悟性的张海在疾驰的火车上浏览一份报纸时意外地看到了这条利好的消息。 早在1988年,年仅14岁的张海考入河南大学武术专修班。在就读武术专修班期间,张海结识了藏密气功的一个信徒,并经他的引荐,与藏传佛教大师夏日东活佛有了交往。4年后,张海便以夏日东活佛弟子的身份在各地开设藏密健身中心,招揽学徒,传授“密法”,收入颇丰。据称,这便是张海的“第一桶金”。几年下来,张海靠讲学赚取400万元。 寒来暑往,到了2002年,年方28岁的张海身兼东方时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正科技董事、中国高科董事长数职,成为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的高手。他从健力宝的身上嗅到了财气,要借道浙国投买下健力宝。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国投转让健力宝75%股份,作价3.38亿元。在75%的主体交易中,张海拿出的3.38亿元将分三期注入三水公投(三水市政府注册登记的公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账户:首期1亿元于交易当天支付,其后两个月内再支付1.38亿元,余下1亿元在一年之内付清。 其实,张海玩的是空手道,首付的一亿资金是一笔通过国债回购而来的短期融资,他必须寻找下家,共同买下健力宝。此时,他想到了魏新。 当年方正科技“举牌事件”中,见风使舵的张海在关键时刻力挺魏新,使其击退方正科技内部当时已有反水之意的董事长祝剑秋,取而代之。 魏新被张海拉入健力宝这驾马车,很快就识破张海的图谋,张海只是利用魏新手中庞大的资金流,而并非想让魏新在健力宝内部具有话语权,于是魏新拂袖而去。 正在张海焦急万分之际,裕兴老板祝维沙自投罗网,携2.38亿元加盟健力宝。叶红汉也来了。叶红汉当时手中亦持有数家公司,也是佛门出身,与张海很是投缘。 2002年“五一”长假过后,之前的收购方——方正科技在一夜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天科技。此后,浙国投名下的健力宝饮料厂100%的股份被全部过户至正天科技,张海之前支付的股权收购款撤出,祝维沙的巨额资金打入了三水公投的账户。变更当月,张海、祝维沙、叶红汉三人同时进入健力宝饮料厂董事会,张海任董事长。这就是被外界称道的“铁三角”。 可铁三角并不铁,张海“空手套白狼”式的操作,实在是具备了太多的投机性。祝维沙很快就发觉跟张海合作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以祝维沙的区区财技,难以与张海为伍。 2002年8月下旬,祝、叶二人联手召集健力宝集团董事会,董事会作出决议,免去张海集团董事长及总裁职务,仅留董事身份。祝维沙全面掌控公司经营大权。 时至2004年8月,健力宝深陷主业疲软的资金缺血症,2004年初以来的半停产状态,此时已发展至频频全面停产的窘境。银行催讨利息,工资久拖未付,供应商因收不到货款而拒绝提供原料,经销商因无货可提而上门追讨之前垫付的货款。企业风雨飘摇,危若累卵。而祝维沙取代张海经营团队之后,只能勉力维持,考虑的唯有择机退出。 汇中天恒“二进宫” 早在张海入主健力宝之前,台湾统一集团就有意于健力宝,后因统一不想整体并购健力宝,只想买其优质资产,遭到地方政府的严厉拒绝,并购计划因此而搁浅。 在统一收购方案不能满足各方共同利益之时,政府以掌控公权力的先天优势,决定与经销商集团合作,强势接管健力宝。而正当政府准备将计划付诸实施之时,不甘受制于政府、急于脱手健力宝股份的祝维沙偏偏又找来了新的接盘者——北京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达。 可李志达实在是不受三水地方政府欢迎的人,早在2004年10月李志达介入对健力宝的调查摸底,并进而在11月与原股东方多方洽谈之时,三水区区长宋德平就一度怀疑李与张海有染,并根本不相信李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李志达在10月有意进入健力宝时,正值政府方急欲启动经销商“体外循环”方案,接管健力宝之际,而李以绝对控股股东的身份进入健力宝,无疑打破了政府方筹划已久的计划,触了政府的霉头。 此时,厉兵秣马已久的经销商们打着保护民族品牌的旗号,不断向政府施加影响,以图迅速成立贸易公司,以“体外循环”方式启动生产,回笼资金。12月6日,宋德平赴健力宝总厂召开中高层干部大会,宣布成立健力宝复产工作领导小组,接管健力宝。次日,新股东方派出健力宝集团的六名董事被复产小组驱逐。 从2004年11月16日正式签约开始,李志达在健力宝的70天无异于一场梦。健力宝这瓶举国闻名的“魔水”带给他的,是一次的的确确的魔幻之旅。 三水政府方面认为赶走汇中天恒主要是基于四点理由:一是汇中天恒一直称自己在健力宝投入了1亿多元。但事实是,汇中天恒以健力宝为第一借款人,从招商银行广州人民中路支行取得了2亿元的授信额度,其中仅有7550万元投入到健力宝,现在这笔借款全部挂在健力宝公司的头上;二是汇中天恒前不久指使健力宝的经销商、债权人来追讨工程款、广告款等;三是汇中天恒将健力宝的问题扩大化,对三水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四是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在汇中天恒接手后“搞得一团糟”。 新股东方则于2004年12月下旬协同两名出让股份的老股东祝维沙、叶红汉,发表措辞严厉的联合声明,指责三水区长宋德平“操纵和指挥”他人组成复产工作小组,强行接管健力宝公司等行为“极其严重地践踏了国家的宪法、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 真是各说各有理,此事一度闹得不可开交,到了2005年,在广东高层的干预下,三水区政府和汇中天恒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接下来的事就有点冠冕堂皇了,三水区政府发表声明,积极支持汇中天恒并购健力宝,而汇中天恒则表示全力打造健力宝品牌,使其重振雄风。 2005年5月19日,三水区政府宣布,支持汇中天恒收购健力宝,汇中天恒正式成为健力宝集团大股东。5月23日,汇中天恒从佛山市工商局拿到重新注册的工商执照,从法律上正式入主健力宝集团。 李志达不愧是江湖老手,在重新执掌健力宝之后,即着手寻觅健力宝的买家,既能挽回面子,又能在充当“二道贩子”中捞一把油水。于是,台湾统一集团进入李志达的视野中。 叶红汉和统一的双簧戏 2005年10月1日,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曲冰向外界证实,张海时代的健力宝董事叶红汉已于近日重返健力宝董事会,汇中天恒已于9月29日将所持健力宝国内部分股权悉数转让给健力宝前董事叶红汉。 10月8日,健力宝集团召开新董事会。叶红汉凭借着手中持有的58.3%股份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健力宝集团的新任董事长。2004年的9月份,正当张海被集团内部人员举报,有关方面开始调查之际,叶红汉与张海、祝维沙一齐出售手中持有的健力宝集团的股份。为什么在当初选择退出,现在又重新回到健力宝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对健力宝有股难以割舍之情吗? 据悉,此次收购健力宝集团58.3%的股份是广州冠群电子科技公司、广州亦扬贸易有限公司,而这两家公司都属于叶红汉名下。为什么这两家投资公司会选择有巨额债务缠身的健力宝集团呢?这主要是健力宝自身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以及品牌效应。没有人能否认健力宝这个品牌拥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今年前8个月,不利传闻不断的健力宝仍然能够创造出5000万元的利润,这就是众多企业青睐并愿意去接过健力宝的原因。叶红汉在离去后又重新回来,正是看中了这只“金鸡”的“下蛋”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叶红汉当初和张海闹翻脸,把后者赶出健力宝,然后又把李志达迎进来,从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开始。不过,光凭叶红汉一人的能力绝难啃下健力宝这块大肥肉。必须要有实力雄厚的合作者,这一点,叶也很清楚。而在叶红汉身后的就是统一企业,利用后者在海外的营销网及形成的一套成熟的营销手法帮着他们一起赚钱。资金一直被控制在境外无法进来的李志达,没办法给健力宝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再加上和当地政府关系恶化,在赚到一点钱之后,他也开始萌发退隐之心。 但是,在李志达和当地政府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中,却有一条规定阻止了他们和统一的直接接触。该条文规定——在李志达手中,健力宝不能卖给统一这样的台资以及销售饮料的企业,否则转让无效。 不能直接转手,就只能通过曲线进行,叶红汉也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因为只有他们,可以帮着消除当地政府对统一的提防之心。对于统一而言,通过李志达之手,达到进一步垄断国内饮料市场的想法,也符合他们求利的目的。据悉,统一方面向李志达旗下的两家公司进行了秘密注资,也就是说,收购健力宝的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统一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有统一的人员在健力宝的工厂中出现。未来的健力宝集团,汇中天恒的角色将一步步被淡化,统一和叶红汉的组合将会成为新的主流。至于接下来健力宝采用何种控制方式,还要等待统一与叶红汉之间进行下一步谈判。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统一控制健力宝集团,而叶红汉作为代表管理。 不过,即使统一成功收购,健力宝这支队伍还是不好带。统一必须理顺健力宝的渠道,整合原有的供货商和经销商。但在2004年的人事大地震中,一员叛将带走一营叛兵,健力宝以蒋兴洲为核心的营销团队50多人撤离,并带走17家经销商,对健力宝的打击很大。再加上健力宝重组后的停产,目前整个通路的质量和广度都大不如前。 “如何把健力宝的品牌拉入统一品牌线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否则会降低健力宝原有的品牌价值。”战略性产品管理专家高剑锋分析。同时统一必须考虑两家企业文化如何融合的问题,而健力宝的员工则会担心“统一进入后自己是否将被清洗掉”。 编辑/彭雅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