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中医药国际化:铺轨还是接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6:07 中国经济周刊

  中医药国际化—铺轨还是接轨

  据韩培介绍,96年以来,外国人到中国收购中药材,大多是稀缺资源,作为提取物使用。中药企业一时间生意兴隆。但中药企业只考虑进出口额,并未注意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之间为出口创汇还竞相压价,“一开始它们的利润能达到30%,后来逐渐降为10%,一些企业都不敢做了”,再加上市场需求变化快等不可控因素,企业专靠卖资源很难做大,所
以走上国际的很少。

  近年来,不少人呼吁,“中药要走向世界,必须与国际接轨”,“重点支持一批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疗效确切的现代中药新品种”,“培育20个左右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现代中成药”。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97.4%的西药属于仿制。有人主张,中药应该向植物药一样,进行提取物出口,易于质量控制,以便达到西方国家的标准,得到认可。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也许是一条创汇之路,但和中医药国际化没有多大的关系。

  不过,从发展中医药的角度看,此举则是“将具有系统理论的中药降低为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草药”;况且,中国的中药材资源本身就不足,过多地作为提取物出口,肯定会影响中医药的发展,甚至“将可能造成中医药自然消亡”。

  至于按国际质量标准,培育结构清楚、药理药效明确的“现代中成药”,却遭到一些中医药专家的反对。他们认为,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中医药不必去就国际上的“西药之轨”。中药国际化,必须是宣扬中医药文化,让外国接受中医药,向海外“铺轨”,尽管这条道路可能会很漫长。

  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梅永红认为,在还有8亿多人不能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情况下,去谈让外国人听得明白,让中医药走向国际,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我们不能忘记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削足适履,被动跟随。中医药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如果只是试图符合所谓的国际标准,即便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了,但对于中医药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那时的中医药仅仅是个标签而已。”

  资料

  中药:指纳入了中医药理论体系,能够按中医理论使用的药品,包括中药材、饮片和制剂。狭义的中药系指汉族传统草药;广义的中药还包括民族药(即我国其他民族传统使用的草药)及民间草药(即民间流传的仅根据经验使用的草药)。我国于80年代进行的中药资源普查表明,我国中药资源有12807种,但其中大部分是民族药和民间草药,只有少部分纳入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可以称之为中药。

  植物药:又称草药、西方草药,系未纳入任何医药理论体系,仅按民间经验使用者。与中药相比,植物药没有系统理论,多为单方,偶用复方亦无君臣佐使之说,应用生药,无炮制工艺。

  天然药物:西方人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中药多经人工炮制,不是天然药物。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汇编》

  中药配方成了全球“免费大餐”

  中国是中药配方最丰富的国家,但同时也是被占有与盗用最严重的国家。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免费大餐”,日本正是利用这一点,无偿获取了200多个中药古方,改为自己的“汉方药”,并衍生出许多从属专利(依存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后在国际市场上大行其道,甚至返销我国。有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国外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在中国抢先申请的中草药专利已经有1000余件。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

  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我国中医药界不热衷申请专利,除了众所周知的国人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之外,还有以下主要原因。

  成本问题

  中医药经典中的配方属于公共财产,要申请专利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这就需要资金和人才。一个产品需要申请几十甚至成百上千个专利,对企业来讲成本相当高。而国内中药企业大多以仿制为主,在专利上的投入仅占销售额的1%-2%,对研发新药不感兴趣。

  标准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二次开发”是标准“西化”的体现,“就是为了搞清药效成分,和国际医药标准接轨,许多中医对此很不感冒,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泄密问题

  中药因为其复方药的特性,极易被人仿制,申请专利是需要公开其处方及工艺,等于把核心技术公诸于世,甚至个别评审专家就靠盗取倒卖药方盈利。“有一个专家,一段时间没见,有一天递给我的名片上多了一个糖尿病专家的头衔。我想,你什么时候搞过糖尿病研究?后来才知道,他把评审时一个治疗糖尿病的药方改了一味药,卖给了企业,赚了三四百万。”骆诗文告诉记者,评审中的潜规则也直接打击了中医药申请专利的热情。“我的一个朋友,搞了一个药方,前后投入了1000多万,申报了8年,至今没有通过审批。因为他不愿意屈从于潜规则。我认为,专家评审制度早该取消了。”

  河南一位老中医,研制的药丸颇有成效,在当地名声很大。当《中国经济周刊》问他为什么不申请专利时,他笑着说:“你还是个学生吧?我去报批,批文没下来,我的药早就在市场上卖了。我没那么多钱去干那事,也耗不起那精力。”

  资料

  西风东渐后的中医命运

  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规定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立医馆及教堂等。此后,英美等国以教会名义相继在厦门、宁波、上海等地设立医院和医校,并渐渐漫及全国。

  1871年,清政府在同文馆科学馆中增设医科,教授西医学,成为中国西医教育的开端。

  1881年,李鸿章在天津开设“医学馆”,教授西医学。

  1903年,京师大学堂添设“医学实业馆”,1905年改建为“医学馆”,1906年又改为“京师专门医学堂”,分习中西医学。

  1907年,清政府与日本千叶医专签订接受中国留学生办法。以后逐渐扩大范围,向美、法、德等国派出医科留学生。

  1912年,北洋政府主张废止中医中药,遭到全国中医药界的强烈反对。北洋政府内务部设立卫生司,管理全国卫生行政机构。

  1925年,北洋政府拒绝将中医课程列入医学教育计划。

  1929年,国民政府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案”,由于全国中医药界以罢工停业反对而被迫取消。但仍禁止中医应用西药西械,禁止中医学校立案,禁止中医开设医院。各地中医学校改成中医传习所,次年又改称中医学社。

  1933年、1935年,汪精卫两度提出废止中医中药。

  —据俞慎初《中国医学简史》、朱建平《中国医学史研究》整理

  他们眼中的中医药

  讲求“医缘”

  文鲁波(男,25岁,四川人,IT从业者,硕士)

  1997年,我爸爸生病住院,被诊断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住院三四个月,天天输液吃药,由于激素的副作用,脸都浮肿了,但不见起色,最后医生透露让我们为爸爸准备后事。当时已经花了一万多块钱,爸爸的单位也不愿再掏钱,我和妈妈去求他们再到大医院试试。经熟人介绍,我们到成都找到了一位老中医,花了100多块钱,吃了一个月中药,结果就好了。老中医说,中医很讲“医缘”,没缘分,同样的病,还是你我,就不一定能治好。我觉得有点神秘,其实是跟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关。

  张亮海(男,54岁,河南人,乡村教师,自考大专)

  中药熬起来一点都不麻烦,挺简单,也挺快,谁都会呀。也没人教我,从小经常见别人熬药,看多了自己就会了。一般中药可以连续熬两次喝,不能再多,老人们说,中药熬三遍就成毒药了。

  熬药时,提前一两小时把中药放到砂锅里,倒进凉水泡着,让药性散开。水能盖住药就行。要是早上熬,头天晚上就把药泡上。你说泡的时间不一样?没事,医生就这样说的。

  熬上一二十分钟就倒出来,有大半碗,沉淀一下,就可以喝了。为什么熬成大半碗?多了喝不了呀。

  我们这里熬中药有很多讲究。“熬中药不能见天”,在东屋熬的就在东屋喝,别端到西屋,在院子里一走就不好了。“砂锅能借不能还”,你借走了,我用的时候去你家里拿就行了,你别给我送回来,那样你把病也给我送来了。当然,现在好多讲究都没人信了,除了借砂锅那条。

  我从来不让医院代熬,那是收钱的。

  中医咋就没个度量衡

  傅晓鹏(男,30岁,福建人,医疗器材销售经理,大学本科)

  去年一个老中医给我看病,很牛,退休前是某中医院的院长,熟人介绍的。开了个方子,让我去抓药,买个砂锅熬着喝,说:“每天早晚两次,每次用四碗水把药熬成八分水喝。”

  我不懂呀,就问:四碗水大概是多少水?他说:“就家里用的碗,四碗。”我家里的碗大大小小一堆,用哪个呀。我就问:大概需要多少毫升水?他说:“什么多少毫升?就四碗水。”我说:到底多大的碗呀?他就用手给我比划个圈,“就这么大的碗”。当时把我都快气晕了,还是个院长呢,多少毫升都不知道。

  我又问他:八分水什么意思?他说:“就是把四碗水熬成4/5碗的药汁,80%。”我问他砂锅要买多大的;他说卖砂锅的知道,“你告诉他熬药用的就行,不过你熬之前,得用米浆糊把砂锅刷一遍,防漏”。你说,新砂锅防什么漏呀?米浆糊什么东西?估计是大米熬成浆糊吧。反正跟他交流很困难,我就走了。

  后来熬药才麻烦呢,纯粹经验活儿,我老是弄不好,不是熬多了,一碗都装不下,就是熬少了,半碗不到,痛苦得很。药在锅里熬,我用肉眼怎么判断它80%了?反正比半碗多的,我就喝了。那一段比较忙,再加上不会熬药,断断续续吃了几次,后来就干脆不吃了。所以,也没什么效果。

  中医药都发展几千年了,连个度量衡都没统一,这么麻烦,怎么搞的?

  疗效慢

  王建国(男,50岁,甘肃人,农民)“文革”那会吧,我胃不好,看了好多医生都没看好。刚好从北京来了一批勘探矿的,在我们村住着,勘探队里有个中医。时间长了,熟悉了,我想人家首都来的医生肯定水平高,就让他给我看病,开了一块九的药。我吃了几天,感觉没什么用,就想扔了;可又一想,这么贵,扔了太可惜了。我那时一天的工分才够买一包火柴,一块九的药啊,哪舍得。还是吃吧,反正都买了。没想到吃完还真好了。

  中药就是见效慢,那次要不是心疼钱,我肯定扔了。

  张先生(男,56岁,中医,北京某中医院主任医师)

  几碗水,碗多大,这些问题都是细枝末节,不应该追究这些嘛。最关键的是中医如何发展。再说了,现在医院都有替患者熬药的服务嘛,这些不是问题。

  奇怪的药引

  穆丽(女,27岁,山东人,记者,大学本科)

  小时候,经常掉头发,吃的中药,记得药引特别怪—冬天河里的黄泥。妈妈就领着我去城外的河滩挖黄泥,要走好远,天很冷,河滩冻得很硬,每次都要费上老半天劲,手冻得冰凉冰凉的。现在一说中药,我马上就想起冷、冻硬的河滩、大风。当时觉得特别奇怪,人怎么还要吃泥?不过,没白吃,你看我现在的头发长势多喜人。后来,也看过听过一些奇怪的药引。鲁迅他爸不就需要原配的蟋蟀吗?我有个同学,农村的,他爷爷看病,要霜桑叶作药引,就是经霜的桑叶。刚好是夏天,怎么也找不到,也没地方买,又去问医生,医生说,没有也行,就是药效稍微差一些。

  反正我感觉中医挺玄的,搞不清楚,但效果还行吧。

  (记者 张伟)

  相关报道:中国正在失去中药的知识产权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