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2005珠三角企业罪与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2:27 赢周刊

  □赢周刊记者 郑义夫

  官方的基调已定:2005年是广东经济的“拐点之年”。广东的发展模式将由“杀出了一条血路”向“闯出一条新路”转型。

  2005年是广东企业的多事之秋。今年,企业不但要费尽心力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
种种变化,还要因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环境动荡的挑战,而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区域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一系列问题也让企业焦头烂额。这一切使得珠三角企业变得异常低调。

  来自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广东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有所回落。尽管这种回落仍在高位震荡,且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年初以来,此间的企业界人士时常慨叹生意难做,把酒言愁,脸上也已失去了往日的激昂慷慨之态。

  今年北派企业的一路高歌猛进,反衬出珠三角企业的集体蛰伏。一些人在问:珠三角企业的冬天,真的来了吗?而网络上也传来“广东企业在为谁哭泣”的悲怆之音。

  对珠三角的任何过多判断,仍为时过早。但在历经大浪淘沙巨变之后,一度辉煌的珠三角企业,现在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不让人们再三反省:珠三角企业到底症结何在?

  产业迷失:“中国制造一哥”的不幸破产

  今年爆出一大冷门事件:昔日国内自行车行业“一哥”的中华自行车正面临彻底消失。

  8月16日,生产中华自行车的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天后的英国《泰晤士报》迅速作出报道,认为是

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钟情于汽车而使得这家一度是中国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商破产。

  与中华自行车的走向没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1992年迁移至大陆的台湾自行车捷安特却逆势而上,成了世界级的品牌。在相同的国际、国内市场背景下,同样以加工制造起步的自行车生产商,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搜狐网”的一份调查显示,舆论认为,国内自行车市场将慢慢复苏,电动自行车不会大规模取代自行车,导致中华自行车走向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自行车盲目多元化和被股东掏空。大股东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此次为了重组中华自行车而申请其破产,很难说就能够让它起死回生。

  中华自行车公司是由深圳市莱英达集团和香港大环自行车公司于1984年协议成立,并于1985年建成投产。1987年美国Schwinn香港有限公司加入后,三方各占三分之一股份。公司成立之后就以加工出口为导向,这使得它在前期的各种策略以及理念是相当领先的。除了产品领先于国内同行,在品牌策略上,中华自行车的运作方式在当时也相当前卫。除了注册了“大明”(DIAMOND BACK)及“阿米尼”(EMMELLE)两个品牌,另外很早就开始了OEM,OEM的客户包括“SCOTT”、“MBK”及“APOLLO”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销路甚旺。

  但1992年以后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使得这位先行者变得手足无措。一方面,台湾自行车厂商纷赴大陆投资设厂,市场空间遭到步步挤压;另一方面,频繁遭遇欧盟、北美、南美的反倾销诉讼。从1997年开始,中华自行车便连续8年深陷亏损的泥潭,2001年更创下A股上市公司亏损之最。

  造成中华自行车今日病入膏肓、垂垂殆矣的根本原因,是其在面临国内、国际的双重困境之下,不但没有积极提升产能,寻求突破反倾销的路径,反而剑走偏锋,拿着从股市上募集到的巨额资金,不是投入到主业的生产和经营,而是投向一系列毫无意义的多元化;另外高达10多个亿的资金则被股东、关联企业以各种手段占用,最终打了水漂。

  中华自行车前期的辉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成功,而其衰落则体现了“中国制造”在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无措以及产业升级乏力。中华自行车在初尝成功之果,便迷失了产业的方向,反而热衷于各种资本游戏,开展与主业毫不相干的所谓多元化,在这种状态之下,也就丧失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这是市场温室中制造出来的企业所表现的典型病症。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说:“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国际经营能力的中国企业很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厂,甚至无法守住中国市场。”这句话可以拿来作为中华自行车的注脚。在一定意义上,中华自行车是20年“中国制造”的一个生动标本。

  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少有消亡的产业,只有灭失的企业。经营企业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不死才是硬道理”。

  高危担保:要死一起死的“企业圈”

  今年珠三角企业爆出的第二个大冷门,则是深圳第二个“担保圈”的破灭,现在至少两家企业已经陷入苦苦挣扎之中。

  “担保圈”是一种特殊的敛财形态。众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通过相互担保获得大量银行贷款,所筹资金则通过投资或占用等方式流走。这些企业的命运生死相连。伴随整个圈子担保额的迅猛增加,圈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却迅速下降,以至丧失,诉讼和危机也就陆续兴起,巨大的金融风险酝酿其中。

  “深圳担保圈”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一个担保怪圈。4年前曾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圳担保圈”涉及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达20多家。担保怪圈给深圳市政府重组本地公司带来极大挑战。4年后,深圳再爆问题担保圈现象。

  今年3月,随着证监会立案调查和光商务,以和光商务为导火索,由和光商务、聚友网络、海王生物、中科健及其控制人形成的11.4亿元高危担保圈开始引爆。

  在和光商务公开的诉讼信息中,聚友网络的第一大股东聚友集团在3起诉讼中成为被告。聚友集团共为和光商务的1.188亿元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并因为和光商务支付困难而被推上被告席。同样,中科健实际控制人郝建学的智雄电子也因为替和光商务5000万元贷款进行担保而成为被告,中科健与和光商务两家上市公司也有着1亿元人民币的互保,而海王生物与中科健有着3亿元的互保。该担保圈中4家上市公司,聚友网络尽管其注册地在四川,但其控股股东聚友集团总部却在深圳。这4家公司的对外担保还包括深圳本地的深信泰丰、康达尔等上市公司。

  这次惊现的深圳第二个“担保圈”,“难兄难弟”相互捆绑的色彩更为严重。这其中更有像中科健、海王生物这样在两次“担保圈”事件中都出现过的“两朝元老”,说明区域性的企业违规担保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早在去年夏天,和光商务的实际控制人吴力就已经悄悄远走新西兰,蜗居“避风港”。曾一度被誉为“知识英雄”、“创业精英”的吴力,现在则被称作是“股市蚂蟥”、“许林宗(原达尔曼董事长)的徒弟”。自从2000年11月吴力入主北商技术(和光商务的前身)后,这家上市公司便不断演绎各种赤裸裸的资金交易。终因增发配股失败、卖壳失利,引爆了遮盖多年的企业内外部问题。

  11月1日,和光商务发布公告说,短短几天之内,公司就接连收到9宗诉讼(仲裁)文件,诉讼(仲裁)的累计金额为5.0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

审计净资产的367.48%。这家公司早已严重资不抵债,现在又巨债迫门,无异雪上加霜。看来这家公司今后的命运不是被低价变卖,就是彻底消失。

  和光商务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地步,关键是由于其控制人吴力对企业的未来前景估计得过于乐观,为了达到个人野心而不择手段,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圈内秘密资金交易,恶化了企业原本就十分脆弱的资金链,丧失了最起码的资金风险意识与资金风险控制能力。

  而今年名列中国股市丑闻榜中的广州一家上市公司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走了与和光商务不尽相同的路径,但结局却是相似的。

  今年2月,因新太科技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经自查,公司累计担保总额为61239万元,其中对外担保总额为4398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52%,对外担保中违规担保共计40980万元。新太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邓龙龙、总裁翟才忠因此引咎辞职,并均因担保责任被列为共同被告。

  公司对外披露,上述涉及公司名义的担保事项,公司从未召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审议或批准,对该事项,公司除原董事长邓龙龙之外的其他董事均不知情。

  新太科技是由于集团盲目扩张而酿成今日之局的。作为公司的创始人,邓、翟二人一直有着制造旗舰企业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不惜大举扩张,使得企业下属及关联公司数量急剧膨胀,而捆绑进来的企业生存能力有限,为了维持现状,不惜“拆东墙补西墙”和“寅吃卯粮”,最终骑虎难下,被断裂的资金链所伤。更为致命的是,新太科技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善,所有资金风险均被一一遮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