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国际金融报:本土零售业缘何规模不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02:1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促使着中国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但从商务部公布的截止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本土零售企业虽然仍占主导优势,但其盈利能力并不高。

    以造就了中国首富黄光裕的国美电器为例,其2005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增长了32.0%,而其门店数增长了90.7%。对此增长幅度差距颇大的情况,11月22日,记者采访了毕博管理咨询零售行业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张雯华,她表示,本土零售企业要想健康成
长,必须要改变粗放式管理。张雯华表示,本土零售企业盈利不高的原因在于采取的仍是粗放的销售模式。

    据介绍,本土零售企业采用的销售模式大都是出租柜台或寄售,靠柜台费、返利、新品进场费、商品堆放费、节庆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来赚取利润,而不是在

供应链中真正创造出价值。粗放的管理还对本土零售企业的扩张造成问题,因为本土零售企业尚未制定完善而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在兼并收购过程中,没有实现整合前的管理变革先行,最后往往引发整合过程中的各种混乱或冲突。

    相对而言,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正不断调整其运营模式。在短短的数年间,麦德龙、家乐福、易初莲花、百安居、欧倍德、宜家、乐购等不同背景的零售商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店铺数量,动足脑筋变换策略进入中国市场。在目前一级城市卖场数量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英国零售巨头Tesco选择了高价收购乐购,凭借其现有的卖场快速切入中国市场;百安居对欧倍德进行了收购和重组。另一个跨过零售的典型代表沃尔玛,则通过规模经济和信誉优势在中国奋力扩张。沃尔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介绍,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是在前期大幅投入基础建设,与此同时稳步推进店面的拓展,最近两年,其销售额的增长都高于店数的增长,而且近三年的平均毛利率超过22%,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同期本土零售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仅维持在10%左右。尽管本土零售商目前还处于有利位置,但要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亟待进行的是业务和管理的优化,为更大的市场机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对此,张雯华总结了4个要点,首先,是本土零售企业需要迅速完善管理工具,用科学的方法为业务模式的转换奠定基础;第二,本土零售企业需要迅速改善现有的基础信息系统,准确及时了解自己的经营成果,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三,在业务转换的过程中,本土零售企业需要完善管理流程、政策,并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最后,本土零售企业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化的专业管理团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1,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