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业该歇歇脚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 15:20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 陈程 吉林石化爆炸了,褐色蘑菇云升起了。今年一连串的环境事件让我们逐渐将目光盯在了占中国GDP份额最大的化工行业。去年的统计结果是18%,今年还会有所上升。高昂的环境成本与化工行业大发展,民众会选择哪个?地方政府的官员又会选择哪个?不用调查便知。
比如,即使在几乎不产石油的西南地区,化工产业也如日中天。在总投资高达212.3亿元的西南地区最大乙烯项目花落成都之时,重庆市也于10月编制完成投资上千亿元的项目建议书,计划打造长江上游综合化工基地。川滇黔要塞的泸州市也不示弱,该市不仅获得了石化巨头巴斯夫的青睐,更放言要建设西部最大的化工城。地方政府对化工项目的青睐可见一斑。 进入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石化业的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均出现大幅增长。仅仅去年,中国石化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1.2亿元,比上年增长34.6%;新开工项目4500个,比上年增加309个;竣工项目2735个,比上年增加50个。投资的热点行业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石油加工、有机化学原料、化肥、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轮胎等。 而在吉林石化爆炸之后,有一些民众短时间内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返回自己的家园。环境监测告诉民众可以回家了,爆炸发生地周围环境已经达到了正常生活所必须的条件,但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还在吗? 诚然,现在,大型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的确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当中国大地上化工项目到处林立的时候,谁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事故呢?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乃至廉价的人力资本对国际石化巨头都是求之不得的丰厚利润来源。化工巨头杜邦、汉高、毕克、巴斯夫、拜耳和德固赛在最近几年大规模进入中国,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全球化工巨头最大的生产基地。德固赛总裁菲尔施特也坦言,欧洲和北美洲市场已经饱和,“我们发现最诱人的增长率出现在亚洲”。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个大型的化工项目往往就是当地GDP大幅增长的永动机,而环境并不能成为政绩。当大量的化工项目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时候,我们能认为我们生活在让人放心的优良环境之中吗? 国际卫生组织的专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证实,禽流感病毒很可能来自中国的华南地区,而造成2000多万人死亡的1918年欧洲大流感也正是欧洲污染最严重的化工产业大发展时期,中国应该对此有所反思,适当控制石化行业的超高速发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