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杂志:中海油收购案的反思之反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16:03 《董事会》 | |||||||||
中海油跨越国界进行一项重要能源的收购,就应该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企业国际化的理想,更是国家战略的需求 文/朱文军 2005年8月2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宣布撤回对美国优尼科石
一、雪佛龙能够用政治手段来进行纯商业竞争,因为它是一个知名公司也是中海油的合作伙伴,没想到在自由贸易中发动政治资源来竞购。 二、没想到美国国会一旦认为可能伤害到它的利益时,会把这样一个执行了20多年的法律随时改变。在我国加入WTO认真按他们制定的规则进行运作的时候,美国一旦感觉利益受损,可以随时改变原来的规则。 然而,笔者认为,傅的这两点“没想到”倒是让人“没想到”。虽然收购就其本身而言,仅仅是两个企业之间的故事,但是当某项涉及到重要能源的收购跨越了国界,它的目的和内涵便更加丰富,这不仅局限于企业国际化的理想,其背后更是政府在战略上的未雨绸缪。这对于一个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特大型企业的总裁而言,难道不是常识么? 真空中没有收购 每当我们站在海边,最容易看到的只是浪花和泡沫的喧嚣、热闹和永不停息,然而,支配它们的是在海底运行的暗流。正是这些深藏在几千米水面之下的、看不见的、听不到的、巨大力量的较量激起了海面上无穷无尽的海浪滚滚。当然,还有决定洋流命运的隐藏得更深的力量,这就是日地关系、地质构造、大陆漂移等天文和地质因素。 傅成玉将收购优尼科视为“纯商业竞争”,或许中海油希望利用纯西方的模式来进行此次收购,但这只能是中海油美好的愿望而已。中国能源消耗的日渐增长与“能源外交”的实施,使得带着“中”字号的中海油,生来就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纯企业”,而是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 近年来,中国的石油消耗不断攀升。2004年,中国的石油消耗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耗油国。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相比,国内石油的产能却显得捉襟见肘,石油供应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也引起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根据业界预测,中国2005年的石油消耗将达3.2亿吨,比起2004年的2.88亿吨激增11%。这对于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而言,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为了保证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中国领导人也为此踏上了“漫漫寻油路”。历数他们近年来的出访,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石油路线,从俄罗斯到中东,从中亚到南美,凡是有石油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了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2004年,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三个重要的产油国──埃及、加蓬和阿尔及利亚。随后,阿尔及利亚和埃及与中石油签署了石油合同,而中石化将首次从中非国家加蓬进口石油。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2005年9月初宣布一个好消息: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泰纳线)将先通向中国。将于2008年完工的泰纳线一期管线年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其中2000万吨将通过支线运往中国大庆。无疑,中国在中日石油管道之争中先胜一筹,但这也在提醒我们能源问题牵动着各国经济的命脉,能源直接影响着世界的政治气候。 当能源争夺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时,中海油向优尼科发起冲锋的号角,其身负的使命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中海油发展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但不该忘记的是,当能源收购跨越了国界,“纯商业”的竞争就如同百分百的真空一样难以存在,因为在收购的背后,总有政府的影子。 中海油的纯净度 仅仅从傅成玉的“没想到”可以推断,中海油认为竞争对手发动政治资源是一种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而美国政府更是修改了游戏规则,为中海油设置了层层障碍。如果我们回过头来,中海油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和政府是什么关系?在中国是处于垄断地位还是处于竞争之中?此次收购的融资又从哪里来?这些问题让中海油面临尴尬。 正当优尼科收购战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中海油新闻主管向外界者透露,中海油的直接控股方——国资委对这一收购一直很支持;而几乎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中海油竞标优尼科完全是企业行为。这种论断难免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众所周知,中海油的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于1982年,是国务院直属特大型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国内另两大石油巨头一起,瓜分了中国的“石油领地”,垄断了中国石油的海上勘探。政府不仅在出身上赋予它们贵族般的地位,还在政策上给予各种便利,可谓“扶上马再送一程”。在美国人眼中,中海油十足是一个拥有大政府背景的大企业,这足以给收购平添几分紧张气氛。 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到海外收购矿产资源的经济取向已越来越清晰。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在五类能够享受优惠利率贷款的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那些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 让我们再看看中海油并购资金的来源:中海油自有资金30余亿美元;高盛、摩根大通提供的过桥贷款3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过桥贷款60亿美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提供的长期次级债形式贷款45亿美元;中海油大股东提供的次级过桥融资25亿美元。 从表面上看,中海油的融资确实非常“市场化”,包含了母公司、商业银行和财务顾问的组合。但是,除了母公司外,另两家融资伙伴却值得推敲。试问,中国工商银行算得上真正的商业银行么?身为最大的国有银行,眼看着同为国企的“兄弟”有困难,怎能袖手旁观?身为财务顾问的高盛和摩根大通出手如此大方也值得推敲,因为有母公司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担保,如果收购成功,这绝不会是赔本的买卖。从某种程度看,中海油如果没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如此大规模的融资可能不会如此轻而易举。 傅成玉在“没想到”竞争对手“雪佛龙能够用政治手段来进行纯商业竞争”时,有没有想到中海油的特殊背景为它带来的种种便利?中海油利用政策性垄断带来的利润进行收购,这难道是“纯商业竞争”么? 真正的反思 近日,傅在总结竞购优尼科的失败时,总结了三点教训:未与政府达成更多默契、企业对外宣传不够、自身准备不足。或许,这才是经历了长久思考后的收获。 企业进行跨国收购,政府仅仅给予口头上的支持和贷款还远远不够,面临国际复杂局面,政府各部门应该作出明确、统一的战略安排。比如中海油刚开始竞购优尼科时,中国外交部正参与“朝核会谈”;竞购进程中,央行提高了人民币汇率;退出竞购后,商务部宣布国内企业50亿美元采购了美国波音公司飞机。“如果有关部门能将这三件大事与中海油竞购活动统筹考虑就好了。”傅成玉对此不无遗憾。 政府除了在行动上给予配合,还应该帮助企业在当地树立形象,以便于为当地政府接受。不久前,中国前驻法国大使、现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明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目前的外交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一是企业在进入一个国家时,并没有意识要积极地利用外交资源为其开山引路;二是政府也没能及时地做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顾问。 从某种意义上看,企业进行跨国收购确实是“功夫在棋外”。2005年年初,受到破产保护的加拿大StelcoInc.钢铁公司将被出售,包括俄罗斯公司OAOSeverstal及美国的钢铁公司在内的五家公司参与竞标。虽然钢铁也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但是加拿大媒体却未把重点放在外资收购加天然资源之上,加拿大政坛对此也未有回应,这与优尼科一案中美国政坛和媒体的反映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实表明,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收购的过程中,资金并不是企业惟一的“救命稻草”。虽然中国已经加入了WTO,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企业能够享受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例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不到承认, “中国威胁论”等等,而这些压力本不应由单个企业来承担。政府应该利用外交手段,建立一种协助机制,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通道和较为公平的商业环境。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