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平价药房 受困上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12:14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实习生 张昊 邱晓花

  目前上海30多家平价药房中,近70%亏损。明年处方药取消销售双轨制,处方药必须严格凭处方购买,平价药房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

  两年多的市场考验,平价药房从开始的雄心壮志到现在的举步维艰,是自身经营管理
的问题,还是市场环境出了问题?让利于民的平价药房为何在上海“叫好不叫座”?

  老吉春堂倒闭———给政府敲响警钟

  2005年6月,上海老吉春堂大药房有限公司代表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卢湾分局领取了注销行政许可申请书。申请手续全部办完后,一年前“老吉春堂”申领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将被自动注销,成为上海首家倒闭的平价药房。

  2003年5月31日,首家涉足上海药品销售市场的平价药房———上海“开心人”大药房开业,同时计划至2004年底在上海开出10家连锁店。然而,截至2005年7月,“开心人”只开设了3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上海30多家平价药房中,近70%亏损。笔者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明年处方药取消销售双轨制,处方药必须严格凭处方购买,平价药房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

  平价药房入沪,深受老百姓欢迎,也得到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可是,两年多的市场考验,它从开始的雄心壮志走到现在的举步维艰,是平价药房自身经营不善?还是市场环境出现问题?为什么方便百姓,让利于民的平价药房在上海只是“叫好不叫座”?平价药房的上海之困,值得思考。

  看上去很美———平价背后苦衷多

  随着2003年“开心人”高调入沪,全国20多家平价药房接踵而至。百姓期待,政府力挺,一时间掀起一阵“低价风潮”。

  好景不长,不到半年,平价药房便遭遇“六月雪”:由于利润普遍不超过15%,违反了医药界平均40%—50%利润的行规,来自药品批发商和经销商的压力与日俱增。供货商减少或停止供货,同行的恶性竞争使平价药房营业额日渐下降,资金周转失灵,经营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平价药房70%亏损的说法,上海“开心人”大药房杨浦店副总经理刘俊卿承认:“的确如此。平价药房进入上海市场,才发现压力巨大。”

  进入上海市场后,平价药房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上海各大医院的药品销售仍处于绝对主流地位,约占医药销售市场的80%。传统的5大连锁药房(华氏、第一医药、雷允上、复星、国大)也占有15%市场份额。面对已有的医院药房和1800多家药店,平价药房压力可想而知。

  政策上,平价药房也遇到发展“瓶颈”。上海市一直就有“300米之内不能开设两家药店”的规定。上海中心城区网络布局十分发达,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平价药店选址上只能偏安于城乡结合部或较偏僻的地段。

  “医保定点”更是平价药房的难言之痛。上海市医保局规定,“一个街区只设一家‘医保定点’”,目前全市206家医保定点药房中,平价药房只有12家。缺少医保消费的拉动,平价药房竞争力大减。

  低价———并不意味着“扶贫”

  “开心人”是目前少数盈利的平价药房。刘俊卿道出个中原因,“对于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是平价药房生存的关键所在。”

  发展初始,“低价”是平价药房参与竞争,吸引眼球是必备的手段。但高昂的经营成本、微薄的销售利润是平价药房在上海生存发展必须面对的一对矛盾。

  “一些平价药房不顾行业利益,盲目低价,恶性竞争,造成平价药房的消费者流失,”刘俊卿副总经理对内耗痛心疾首,“医药市场本身是一个不可能增大的蛋糕,消费者不会因为低价而多吃药。维持稳定的消费群体至关重要。短时间的恶性低价,不能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相反,只会失去消费者,甚至消费者的家人,朋友,邻居。”

  刘俊卿坦言:“低价,并不意味我们是来‘扶贫’的,只说明我们将消费者定位在中低收入群体。做好服务,保证质量才是根本。”

  “开心人”从开业到现在,药价基本维持稳定。在以低价打开市场后,“开心人”将重点放在提高服务水平,保证药品质量上。刘经理认为,“不能因为平价利微,就对消费者利益不管不顾。只有做好服务,保证质量,才能稳定消费者,实现企业发展。”

  作为沪上另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平价药房,“益丰”大药房总经理刘湘岳认为,“低价,只是相对于目前市场‘虚高’的药价而言的。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确保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平价药房的惟一出路。”

  “医保”补点与取消双轨制———平价药房,喜忧参半

  作为首家被纳入上海“医保定点”的平价药房,医保消费大约占“开心人”销售额的20%。

  “虽然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医保消费对于平价药房整体销售的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刘俊卿在谈到“医保”问题时强调。

  上海多数平价药房却迟迟不能分享上海800万医保人口这一巨大市场。

  在中心城区一些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区,“医保定点”药店的规模较小,药品价格高,品种少。附近居民对于不能在同一街区平价药房进行“医保”消费意见很大,认为“一个街区一家医保定点药店”的规定太过死板,没有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同样是200元钱的医保,在平价药房我能买到更多的药品,解决更多的问题,为什么政府不愿意让我们在平价药房医保消费呢?”

  从市医保局了解到,本市关于“一个街道一个医保定点药店”的规定将有所调整:人口密度较大,区域面积较大,居民就近购药需求量较大的街道将予以“补点”。这对于困境中的平价药房无疑是个福音。

  业内人士认为,放宽医保定点限制条件,允许平价药房进入医保消费市场参与竞争,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有利于推动医药产业市场化。

  然而,即将出台的另一项政策却如同一片乌云,遮掩了平价药房希望的光芒。“从明年起,上海处方药销售将取消双轨制。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目前上海平价药房处方药的销售量约占总量的50%。对此,“益丰”大药房的总经理刘湘岳无可奈何:“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平价药房和传统药房的打击同样巨大,但平价药房的压力要大得多。我们正在尝试自己开设诊所,争取获得处方权。”

  转型———平价药房才刚上路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处长盛国远认为:上海实行的是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由于平价药房加入市场竞争,近年来中标产品的中标价与以往相比,都有大幅度下降。在上海范围内,包括医院零售药品价格中的“水分”不断被挤出,平价药房的价格优势已经减弱。

  现在,消费者在“便宜”与“便利”之间,有了理性的选择,不会为了“便宜”而花费时间和车钱去平价药房。失去了价格的绝对优势,自身求变,就成为了平价药房求生存、谋发展的惟一手段。在经历了繁荣与衰退后,平价药房走上转型之路。

  上海“益丰”的发展之路值得借鉴。作为第29家进入上海市场的平价药房,“益丰”一改平价药房选址偏僻的老路,将旗舰店开在了上海繁华的中心城区———淮海路与人民路交界处。“针对上海消费者注重品牌的消费习惯,我们以高起点,大手笔,强势形象入驻上海,树立了‘益丰’的品牌。”刘湘岳谈到“益丰”的发展很有信心。“上海区域广阔,单纯的大卖场形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品牌辐射效果,我们尝试从大卖场形式转向社区平价药店,直接将新店地址选进社区,开创了平价药房的新模式,努力寻求平价药房在‘便宜’与‘便利’中的平衡点。”

  “益丰”在闸北区中兴路已经开出了第一家社区平价店。在卢湾区局门路,笔者在即将开业的“益丰”社区店看到,600平方米的面积,近8000个品种的商品,以便利低价服务消费者,高品质树立品牌效应。平价药房,在创新中寻找出路。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