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旅游贷款为什么热不起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10:08 光明网-光明日报

  杜晓宁

  最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热,带来了个人住房贷款热;汽车消费热,带来了个人汽车贷款热,可是并不亚于房产、汽车消费热的旅游热,始终没有带来贷款热,即使是旅游黄金周也难使贷款升温。旅游贷款,在不少银行成了鸡肋,几乎面临退市。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旅游贷款热不起来呢?

  旅游贷款——超前消费太奢侈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大有改变,贷款买房、购车等超前消费意识增强,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及咨询公司盖洛普公司日前发布调研报告指出,14%的中国人已申请个人贷款,另有19%的人未来有申请贷款计划。但是旅游与住房、汽车相比不同的是,消费者认为后二者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生活“必需品”,而前者是一种精神享受,是“奢侈消费”。因此,当出现众多的消费需求而自己手头的积蓄不够时,消费者愿意贷款购买“必需品”,通过分期还款来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而不愿意贷款“奢侈享受”旅游,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一位在工厂工作的工人说:有余钱才能出去旅游,没钱就不玩,借钱出去玩现在对于我们还早了点。另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说:虽然一直希望去国外长长见识,但是不可能去申请旅游贷款,因为旅游毕竟不是什么必需品,不像吃饭穿衣、上医院看病那么必要,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犯不着为此背债,否则玩起来也不会痛快。

  当前,我国选择度假旅游的消费者绝大多数属于中、高收入阶层。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业管理成本降低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旅游产品的价格也在逐步降低。在非“黄金周”期间机票普遍打折,给消费者提供优惠,这对于广大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来说,旅游费用并不算太高,他们认为没有贷款的必要。

  各项制约——想说爱你不容易

  据一家商业银行信贷部负责旅游贷款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自己贷出的款项本息能顺利回笼,目前发放的旅游贷款大多是与银行签订协议的旅行社的团队旅行,而对于消费者“自助游”这样的个人旅行则贷款支持不多。在银行办理个人贷款时,申请旅游贷款的消费者需准备个人有效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有效居住证明,现供职单位的收入证明(如工资条、代发工资存折等有效证明),或纳税证明;此外还必须有银行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质押担保,或银行认可的保证人;而且贷款申请人只能参加银行认可的旅游公司所组织的旅游项目。然后和指定的旅行社签订相关的合同。因此消费者感到贷款条件手续繁琐,不能自由地选择出游路线和旅行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贷款的推行。同时,旅游贷款需要投入的精力不少,而每笔却都是万元,甚至几千元的小生意。一旦风险形成,则涉入和几百万、几千万的项目一样的解决步骤。这对于当前各大商业银行来说,“兴趣”不大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大型旅行社来说,与银行合作开发旅游贷款有着积极的合作意向,这主要是因为大旅行社为了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而愿与银行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关联服务。但是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没有要与银行合作的意愿,主要是担心旅游费用加上旅游贷款利息后会增加消费者的旅行消费支出,使盈利空间并不大的中小旅行社在价格上的优势受到削弱。另外,中小旅行社受规模限制,不愿花人力物力受理旅游贷款。

  后市展望——还需打破瓶颈拓宽路

  据了解,有些城市的旅游贷款开展得也不错,它们有专门的个人自助旅游消费贷款,推行“零首付”贷款形式,并且不需要任何的抵押物,只要“信用值”足够银行规定的标准,同样也能贷款。因此,旅游贷款要贴近消费者的生活,除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彻底改变外,银行应该发动宣传攻势,让消费者真正地认知和了解旅游贷款;并相应地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程序,让消费者简简单单来贷款,轻轻松松去旅游。

  我国正在建立个人信用系统,现在已在七大城市试运行,预计今年年底前有望在全国推广应用,届时,利用个人信用系统审查审批旅游贷款会更方便、更快捷,旅游贷款也会找到更为合理有效的运作形式。例如,可将旅游贷款与信用卡的功能结合,对于信用卡持卡人实行免担保贷款。招商银行就曾推出了新加坡等地的信用卡旅游免息分期付款服务,消费者只需持手中的招行信用卡就可申请旅游分期付款。它最大的好处是无需担保,且付款时也不用支付额外利息与费用。同时旅行社与银行之间也应加强配合,以简化贷款手续。

  总之,旅游贷款热不起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实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并不难,只要市场有需求,银行、客户、旅行社加强配合,就一定能够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方式方法,把冷却的旅游贷款热起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