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在铁路业改制中实现民营与国有资本共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1:27 第一财经日报

  陆志明

  为打破中国铁路坚冰,放宽非公有制资本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铁道部根据近日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于7月22日宣布对国内非公有资本开放四大领域:铁路建设领域、铁路运输领域、铁路运输设备制造领域、铁路多元经营领域。同时出台七项措施为非公有资本
进入铁路提供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和保障。

  此次铁道部出台引入民营资本的新政,一方面是为了响应今年2月2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寻求外部融资,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但是民营资本“逐利性”能否与国有资本“公共性”形成利益共同点尚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分析。

  从民营资本的角度出发,在目前国家控制铁路网运营权和统一定价的情况下,想通过参与国家主干线经营获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国有资本吸引民营资本参与改革主要手段就是利用修建铁路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外部正效应”,实现“多元化经营”。如修建铁路带来的扩大地方运输能力,造福一方经济,同时带动地方其他行业(包括广告、餐饮和旅游业等)的发展。

  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是影响民营企业作出选择的决定因素,结合铁道部提出的四大开放领域和七项政策支持措施,从民营资本进入具体领域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铁路建设领域一直是由国家管理,铁路建设所需的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普通的民营资本进入的成本很高,因此参股经营是唯一可行的道路。考虑到许多民营资本还同时经营其他需要通过铁路运输的产业,因此如果把投资铁路建设和发展民营企业结合起来,收益将会更大,而民营资本进入的希望就更大。结合两方面考虑:支线铁路,尤其是通往民营企业所在地的铁路建设将是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铁路多元化经营应该是最适合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作为铁路经营的辅业,通过与铁路运营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铁路沿线的餐饮、广告、旅游资源。民营资本可以背靠国有资本,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是可能比较容易实现国家、地方和民企三方共赢的领域。

  从国有资本最重要的目的——融资的角度出发,与民营资本合作更为简便易行的方式是通过发行上市和发行债券。不论主辅业,只要经营业绩优良,便可以包装上市,通过募股的方式获取民营资本的支持。但是就目前的中国股市的状况来看,铁路主营业务上市肯定会给股市带来巨大的压力,筹资状况也未必理想。除了股权工具以外,债权工具也是很好的选择。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债权工具有国家铁道部的资信保证,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追捧,同时不影响企业的股权结构,对于一些国家要掌握控股权的领域尤其适用。

  要想在铁路这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垄断行业实现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地方政府的三方共赢,绝非易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从更多的角度考虑三方的利益分配,为民营资本进入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铁路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