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外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08:55 中国经济时报

  访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

  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热钱”大规模涌入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中存在着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因素,一个是外债的增加部分,一个是贸易项下的多收少支部分。有真实产业背景的外资也可能通过“挤出效应”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影响。

  本报记者 柏晶伟

  去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实现超常增长,引起不少学者的警觉。究其原因,除了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还有外资涌入的因素。特别是外资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呈加快趋势。有资料显示,近一年来,海外资本仅仅投资北京房地产业的项目就将近20个,总建筑面积在500万平方米以上,涉及投资总额近3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所在国家包括新加坡、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荷兰、德国、印尼等。外资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陈淮认为,对此不要草率下结论。

  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热钱”大规模涌入了中国

  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不断创出新高。一段时期来,很多人据此判断说国外的“热钱”正在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您对我国外汇增长和外资进入的情况怎么看?

  陈淮:作为学者,就我的有限了解对这个问题做点分析。

  过去几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不仅一直增长比较快,而且呈现为加速度的态势。20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67亿美元,增幅达66.11%。明显为超常增长。

  通常说,外汇储备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贸易顺差,即“经营项下出口减进口的余额”;二是外商直接投资,即“资本项下的外汇净流入”。从2000年到2004年,我国各年份的贸易顺差分别是242亿美元、226亿美元、305亿美元、255亿美元和320亿美元;同期外商直接投资分别是407.2亿美元、468.8亿美元、527.4亿美元、535.1亿美元和606.0亿美元。2004年我国贸易顺差额320亿美元和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从历史情况看均属平稳,算不上异常波动。

  但与此相比,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规模确实是值得关注的。2000年到2004年间,我国各年份年末外汇储备余额分别是1656亿美元、2122亿美元、2864亿美元、4033亿美元和6099亿美元;2001年到2004年间各年和上年相比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8.14%、34.99%、40.81%和66.11%。这些都是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有据可查的数据。

  从上述资料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确在不断加快。但这些钱是否就是“热钱”,恐怕还需具体分析。

  中国经济时报:您的意思是说,我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热钱”大规模涌入了中国?

  陈淮:我个人的分析看法,以2004年的情况为例,除去上述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外,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原因仍还是比较清楚的。大致说有几个因素。一是进出口贸易中的外汇多收少支,这一项约为300亿美元左右;二是外债增加,约为350亿美元左右;三是服务贸易顺差,大约也有100多亿美元;四是侨汇、捐赠、报酬等个人外汇收入,粗略估计有近200亿美元;五是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结汇等也有100亿美元;六是国内个人外汇资产减持100亿美元。这个基本构成也是很透明、很容易证实的。就是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总体上是确有真实合法的贸易或投资背景、符合法律法规的。

  外汇储备增长中存在着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是否由以上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说,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和房地产市场没有多大关系;或者说我国前期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增长并未受到外部资金的影响?

  陈淮:恐怕还不能这么说。有“真实合法的贸易或投资背景”不一定不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

  举个例子说,2004年我国居民个人外汇减持比较明显。我国老百姓的私人外汇资产和经常性消费的关联度很小。过去一般居民个人持有外汇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规避通货膨胀风险,怕人民币“票子毛了”受损失;二是以备家庭特殊用途的不时之需,例如子女出国需要等。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早已被升值的预期所取代。而且现在子女出国、出境旅游等个人用汇已经几乎完全放开,可以充分满足。私人持有外汇的理由差不多都已不存在。在中国居民心目中,外汇是家庭、个人的重要特殊资产,其用途是一定是和重大事项相联系的。子女留学、保值等目的不重要了,老百姓结汇后的人民币到哪里去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到对家庭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房产上去了。

  同理可证,境内居民存在境外的金融资产,与国内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境外华侨和华人资产向国内转移,其投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投资置业。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高端房产的购买者相当多都具有海外资金来源。很多大城市中,“子女在国外留居而父母在国内养老”的模式非常普遍。

  中国经济时报:不论怎么说,老百姓用人民币还是用外汇结汇买房子都是正当的消费或投资行为。这个影响因素并无不合理。那么在外汇储备增长中,有没有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因素呢?

  陈淮: 不合理的因素明显存在。

  一是外债的增加部分。在过去两、三年中,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外币。其中差距最大的是美元、日元和港元。由于宏观调控以来国内商业银行收紧对房地产业的贷款规模,提高贷款“门槛”,很多国内房地产企业以及参与购房投资的市场主体都转向以种种名义借外债。我们在调研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常能碰到一些拟借外债投资房地产的咨询。

  再一是贸易项下的多收少支部分。一些外贸企业和对方串通,早结晚购,多收少支,实际上已形成一种不小的短期外债规模。这部分资金并没有闲置,其去向仍可能是对房地产的“短炒”。前期东部一些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短期内房价暴涨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这部分资金影响。房地产市场上“一次买几十套房的外资”在外汇流动途径上找不到来源,其奥妙就在于此。

  有真实产业背景的外资也可能通过“挤出效应”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影响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刚才的分析中,最大头的外汇储备增长来源是外商直接投资。这部分投资真的投入实业领域中了吗?有没有去炒房地产的呢?

  陈淮:做学问,我不赞成没有调查依据地去依靠“猜想”下结论。从我国近年来很多产业发展速度看,外商投资进入实业投资领域的规模确实是比较大的。但即或如此,外商直接投资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也还是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

  什么叫“挤出效应”?在一个特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国内的有利投资领域总是有限的。外资投入了,内资就被排挤出来了。这就叫“挤出效应”。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国民经济中卖方市场已为买方市场所取代,普遍性短缺已成为过去。我国目前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局部的资本过剩。长时期的低利率、信贷资金中大规模的存差、银行对房贷持续高涨的积极性等都说明,实物领域中的有利投资机会在局部地区已远不充足,资本过剩明显存在。如果再考虑到近两年来控制投资规模增长过快的宏观调控政策,外资的超常流入很容易会形成对内资的大规模“挤出”。

  可以举出的一个明显例证是前期媒体关注的“温州炒房团”。传统上,温州人一般不太涉足虚拟市场而比较崇尚实业投资。正因如此,才有了“温州老板”一说。温州人喜欢当“老板”,而很少去做“股民”。那为什么现在又去“炒房”了呢?因为实业投资领域的投资空间受到了挤压。再一个例证是,前两年很多上市公司融资后改变用途用于“炒股”,这两年股市不景气又用于“炒房”。资本相对过剩情况下的“挤出效应”的确存在。

  中国外汇储备中绝无可能在短期内流出一多半

  中国经济时报:最近有人说,在中国有高达三、四千亿美金的外资“热钱”。这些“热钱”正在流出中国,其退出将会极大地影响中国内地的楼市。您对此怎么看呢?

  陈淮:我们决不可轻视外部资金流入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复杂性。国民经济是一个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在整体中,没有孤立存在的局部。

  从我们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通过种种合法、非法途径流入我国,暗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资本有没有呢?肯定有。但所占比重非常有限。外资是否对我国局部城市前期房价的异常快速上涨产生影响了呢?确实有影响。但在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外资中,主体部分并非是来自国际投机资本的“热钱”。

  用“数千亿美元的’热钱’正在流出中国”的说法来暗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即将发生大跌。这恐怕是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当成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了。数百上千亿美元从美国纽约股市退出到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建仓,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只需15分钟。但这在中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是不可能办到的。原油期货市场上的持仓量和实物可交割量是完全脱离的。在那里人们买卖的数量可以远超过实际的石油产量。但在房地产市场上,交易规模和资金容纳规模不可能超过实物规模。只要把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和你说的数字比较一下就会知道,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绝不可能有超过一半的来源是国际“热钱”;而且中国的外汇储备也绝无可能在短期内流出一多半。

  我们举个最近的例证说话吧。2005年1-5月份,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仍持续了前两年的超高速态势,同比增长幅度达33%以上,出口减去进口的余额,即顺差达300亿美元;1-6月份,我国合同利用外资的金额为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仍达286亿美元。至少就我看到的事实,外资仍是在“加速流入”,而不是相反。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