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我国首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 正文
 

终结大炼钢铁迎接钢铁强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2:29 第一财经日报

  在对钢铁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后,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钢铁产业政策也浮出水面,从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规划政策、布局调整政策、企业组织结构政策、行业准入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各个方面,对钢铁行业进行了行政法规的限制。

  工业化一直是中国的梦想,而大炼钢铁也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成为工业化之路的象征。建国初期,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的钢铁业就在“赶美超英”的口
号下“跨越式”地前进着,大炼钢铁成为中国奋力实现工业化的代名词,但历史也告诉我们,大炼钢铁也是不顾经济规律一哄而上的代名词。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钢产量平均年增长率还只有5.82%,90年代为6.99%,而2000~2004年的四年间,平均增长率就高达20.71%,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2003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就突破了2亿吨,成为世界上唯一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在为中国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感到自豪的同时,从经济决策部门到产业界已经意识到,中国钢铁业的深层矛盾已经日益凸现。

  首先是产量与需求的矛盾。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的预测,今年国内还将形成5000万吨的能力,到年底预计生产能力要达到4亿多吨。这样大的产能不但超过了当期需求,而且也已经超过了预期的需求。根据中国钢铁协会和众多专家的测算,钢铁消耗的拐点可能是在2015年,而现在高峰期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15年的预期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能中低水平生产能力占相当的比重,落后的30吨以下的小转炉仍有8000万吨的产能。目前,钢铁产能扩张的势头依然强劲。今年一季度,全国钢产量7778.6万吨,增幅仍高达23.8%,而国外钢厂却因为需求的减少和价格的下降而纷纷减产,世界钢材产量的增长几乎全在中国。钢铁行业如果不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任其投资和产能扩张下去,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很多钢铁企业就会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企业要倒闭,一批工人要下岗,银行呆坏账也会大量增加,对国民经济全局,对社会稳定都会带来严重影响。今年4月开始的一轮钢价暴跌,已经使90%的长材生产企业面临亏损的境地。

  其次是膨胀的产量与原材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使我们日益脆弱的环境更加难以承受。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钢铁产能大了没什么关系,国内市场容纳不了,还可以出口占领国际市场,从去年9月开始我国成为钢材的净出口国就已经说明了这种趋势。然而,如果大量出口钢材,就相当于输出大量资源,把污染留给自己。

  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在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进口量达到了全世界新增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我国钢铁企业不得不被迫接受71.5%的涨价幅度,也正暴露了我钢铁工业严重依赖外界铁矿石资源的弱点。

  另外,焦炭能源本来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但是由于钢铁行业产能增加,使得焦炭能源出现了严重紧缺,而焦炭生产的原料正是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由于炼焦煤资源紧张,相当一部分焦化企业纷纷开发建设煤矿。少数企业炒卖探矿和采矿权,扰乱了正常的煤炭开发秩序,造成了炼焦煤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与焦炭资源问题同样凸现的还有水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目前我国钢铁用水的需求是整个国家用水需求的10%以上,北方严重缺水地区的钢产量占全国总量50%以上,因为钢铁发展的不平衡,在这些地区,可持续使用的水资源量不到过去的30%,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

  最后,盲目的低水平扩张也导致了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我国是产钢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不能自给,产品质量不高,代表钢铁工业技术水平和钢材消费层次的板带比低。工业发达国家的板带比一般超过60%,而我国只有33.7%。我国需要的大量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要进口。而国外已停止使用的二级螺纹钢目前在国内却还大量使用。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与各路资源进军钢铁业、尤其是低附加值的建筑钢材生产有很大关系。做鞋子的、做帽子的、甚至炒房产的人都纷纷跑来做钢铁,而投资的往往又是投入少但风险大的长材企业。因此,结构调整、发展高端产品就应该与总量的控制和企业重组结合在一起。

  当然,我国仍处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对钢铁产品的需求还会增加,钢铁工业还要发展,这是总的趋势。新政策的出台,不是为了限制钢铁行业,而是为了缓和矛盾减少压力,通过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等一系列规范约束,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置于一个相对有序的环境之中。因此,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合理的,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产业政策去引导我们的钢铁工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钢铁产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